最近,素有“地图编辑器”美誉的中国挖泥船又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观,在短短4年之内,竟然硬是造出了一座面积高达269万平方米的陆地,这座陆地位于印度洋的要冲地带,即斯里兰卡的首度科伦坡的港口附近。
与之配套的,是中国与斯里兰卡共同建设一座现代化的港口城市,该项目的一期
投资是14亿美元,建成之后,将有25万人在这里生活以及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片269万平方米的超大人工港之上,中国企业有着110万平方米土地的使用权,年限长达99年。

5年前,由于规划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科伦坡港已经没有足够的土地用作集散货物了,而其他地方空间狭窄且水深不够,因此在附近海域重新吹填出一座人工港几乎是唯一以及最佳的选择,当然,在这个方面,找中国就对了。
于是,14亿大单一签,由四艘大型挖泥船组成的“舰队”从中国气势如虹地开往了印度洋,这四艘船分别是来自中交上海航道局的新海龙号,新海凤号,以及来自中交广州航道局的浚洋1号,万顷沙号,个个都是业界顶尖的设备。

其中最厉害的就要数浚洋1号了,这是我国目前体量最为巨大的挖泥船,全长164.5米,舷宽31米,每小时可以吞吐2万立方米的土方,相当于在一个国际标准足球场上堆起一层楼高的泥沙,其泥舱总容量更是高达2.1万立方米,并能够挖到90米深的泥沙,相当于一栋30层高的大楼。
和大名鼎鼎的天鲸号以及天鲲号等绞吸式挖泥船不同的是,这四艘大型挖泥船均采用了耙吸式设计,此种设计更适合科伦坡港那种深度有限的近海环境,虽然挖深不如绞吸式,但却具有更加灵活的特点,可以一边移动一边吹填。

应当说,这次斯里兰卡的填海造岛任务可谓一举多得,即豪赚14亿,又再次打响了中国“地图编辑器”的名号,相信以后会有更多国家来找我们帮忙,同时,获得了科伦坡港旁边那110万平方米土地的99年的使用权,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过去,由于我国技术的滞后,在挖泥船领域一度受制于人,甚至有些情况下想买都不给我们卖,如今,我们终于掌握了世界一流的挖泥船技术,并创造了辉煌成就,你们说,我们是该学他们一样禁止出口这种“地图编辑器”,还是大方出口给需要的国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