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撂下父亲的电话,本来少有沟通的父子关系似乎融洽了不少,只是内容让我觉得沉重。

童年的回忆里,他们是那么年轻的,有着使不完的力气。我生长在农村,从小耳濡目染就得学会做两种饭,人吃的,和猪吃的。妈妈的背篓明明都快比她的身躯还要大,却能背起满篓的红薯藤,撑起一个家。
父亲年轻的时候做过好几种职业,割松油,烧砖窑,乃至于后面的做工地。仿佛碌碌无为的一生,年少时我总嗤之以鼻,觉得父亲这辈子懦弱无为。但就是这个瘦弱的汉子,让我们家从瓦房变楼房,楼房又换成了单元。
小时候父母对我的管教甚严,很庆幸从小有他们陪伴在我身边,因为同村的孩子基本都是留守儿童。不许说脏话,不许惹事,不许有任何不良习惯。曾经一度认为这样把我培养成了一个懦弱内向的孩子,是他们的教育过错。但父母只能如此教诲作为根本。出身社会后,哪里还能学到良善?

转眼间,我终于长大了,但他们也老了。开始两鬓生出白发,开始无精打采,开始感叹自己老了……
随着他们一点点变老,对我也越来越显得和蔼。甚至从小连我读几年级都不知道父亲都开始关心我的生活。我能感觉到他们的孤独,他们怕了,怕老了。惶恐着日益衰老的身体,惶恐着老年的孤寂。
电话里,父亲说老家的房价行情特别好,妈妈看了好些个地方了,等咱们现在这房子拆了,还是回山上去住……
我能听出来,他们太想再买套房了,但就是不跟我提钱的事。
人老了,手里就想有点东西才踏实。但我今年行情低迷一直在赔钱,最怕的就是这种面对至亲的无能为力。还有就是老生常谈的我的婚姻大事,我知道他们心里特别着急,但我真的毫无办法!
所以,我已不孝。我多希望他们能再挺直腰板,再骂我一遍教训我一遍。回到你们还年轻,我还小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