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老一辈人非常怀念当初吃大锅饭的日子?那个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虽然我们不向日本那样洗脑式的“团结”,但是所有人的心都往一处想,劲儿都往一处使,有什么困难也不怕,就是撸起袖子干,所以感觉那个年代人们之间的感情才非常真挚。毕竟是一起经历过事的。
我们常常会说,古代没有现代技术,那什么什么事情要怎么完成呢?其实古代倒不必那么费心,因为虽然他们的科技不发达,但是国家繁荣昌盛,有条件去解决问题,真正应该敬佩的其实就是建国初期,别说科技,就是简单的资源都没有,所以很多工程都是人们纯手工打造,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红旗渠,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是怎么打造出来的?了解之后,你或许就能对红旗渠精神有所感悟。
如今的红旗渠已经成为国家级景区,同时也是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很多人对这个工程不是很了解,曾经有过一部专门介绍红旗渠的电影,但是因为历史悠久,当初看到的人大多不在了,就算还在也没什么印象。当时主席下达了一条指令,一定要大兴水利,而红旗渠当时所在的林县在这之前一直都是大旱之地,水资源在这里相当宝贵,一方面是为了响应号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切实解决当地的情况,所以红旗渠工程就被提上了日程。
但是国家资源紧缺,想要修建这样的工程有很大的难度,于是林县的三十万人民干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从1960年动工,靠着自家的锤子铲子包括一双手,耗费整整十年时间,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硬是修建除了这样一座人工天河,为了完成这项工程,老百姓一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开凿出两百多个隧洞,土石都挖砌了两万多个立方,还在这里修建了上万做建筑,这些都是徒手在悬崖上完成的,每一次打炮眼,炸洞都修渠的人来说都是考验,但是所有人都不曾退缩,最终成功修建出了这个世界水利第八大奇迹。
红旗渠的建成,不仅仅帮助当地百姓改善了生活环境,让附近人民每年都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同时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红旗渠精神直到现在都影响着后人,这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