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然而,两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渐渐让日本这个岛国资源匮乏、市场狭小的弊端暴露出来,加之内部各种矛盾日益尖锐,让以天皇为首的统治集团急于谋求对外扩张寻找出路。所以,在1887年炮制出所谓“清国征讨策略”,后来演变成以侵略中国这中心的“大陆政策”,主要分五步走,一步是攻占台湾,二步是吞并朝鲜,三步是进军满蒙,四步是灭亡中国,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实现所谓听“八紘一宇”,就是天下一家的意思。

而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日本推行这一政策的重要步骤。甲午胜利后,日本一跃成为亚洲的老大、世界的列强,并已经获得了朝鲜半岛,可是进军满蒙首先要占领中国的东北,然而此时的东北已经落在沙俄的手中。所以沙俄挡住了日本的扩张之路。
沙俄从16世纪早期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在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已经成为横跨亚欧大陆的强大帝国,早在康熙年间,通过《尼布楚条约》攫取了西伯利亚地区大量的土地,在鸦片战争以后,诱逼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又掠夺走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然而,这还不满足,沙皇尼古拉二世正在推行他的黄俄罗斯计划的第一步吞并占领中国东北。并于1900年以剿灭义和“保护中东铁路”为由,在参与八国联军侵华的同时,出兵十万之众分五路侵占了中国的东三省达五年之久。就在沙俄眼瞅着快要实现黄俄罗斯计划的时候,日本在英国和美国的支持下,要求沙俄撤出东北。依沙俄的性格已经到嘴里的肉怎么能吐出来呢?而日本让沙俄撤出东北的话已然说了出去,又怎会善罢甘休呢?所以两列强剑拔弩张,日俄战争的爆发不可避免。

于是在1904年到1905年,日本和沙俄这两个强盗在中国的辽东半岛,经过一年半的惨烈战斗,日俄战争以日本的完胜而告终。有人说沙俄的失败是指挥战争的技术和水平太过老旧,沙俄太过轻视日本士兵的战斗力,相信一个沙俄国士兵能打三个日本兵。而日本和日本士兵太想打赢这一仗来证明自己,再加上沙俄士兵战斗精神不如日本士兵,见战事不利时就投降了,所以日本取得了胜利,但却拼上了全部的国力。
这一时期,日本先后取得了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胜利,让全世界列强感到震惊。一个弹丸小国的日本经过不到半个世纪的明治维新,居然打败了亚洲巨人中国,接着又战胜了被称为“欧洲宪兵队”,在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强大的沙俄帝国,让日本名声大振。

日俄战争结束后,在美国的调停下,日本跟沙俄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这个条约承认了日本在朝鲜的全部特权,把旅顺、大连的港口特权转让给了日本,还有南满铁路也被日本占领。经过这场战争,日本彻底打破了沙俄在远东一家说了算的局面。然而,这场战争不管谁胜利,受害者都是中国,因为并没能把列强赶出中国东北,只是日本人赶走了俄国人,东北又换了一个新的列强统治而已。
但是就日本来说,通过日俄战争,日本一家独占了东北亚,实现了它的“大陆政策”的初级目标,占领殖民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并以此为跳板征服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直至称霸世界。这也是后来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然而,日本是二战的一个战败国,他们的领土范围被限定在日本本土,曾经侵占的朝鲜半岛、中国的东北都得全部吐出来。各位看官要注意的是,日本是二战的战败国,可是苏联作为沙俄的继承者却是战胜国,如果当年日俄战争沙俄打败了日本,苏联又是战胜国,沙俄会把中国东北吐出来吗?
其实答案很简单,要真是沙俄成了日俄战争的胜者,苏联是不会把东北还给我们的,外蒙古就是最好的例证,原来列宁曾说过把那150多万平方公里归还我们,最后怎样呢?日本成了日俄战争的胜者,又成为二战的战败国,中国才有机会顺利拿回东北。

历史就是历史,我们没有为日本侵略者邀功的意思,也许是上苍在阴差阳错之中保佑我中华民族,日本侵略者终以惨败结局而告终。所以就有了日本“大陆政策”之野心,坏了沙俄“黄俄罗斯计划”之美梦,让我美丽富饶的东北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