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雷峰塔倒塌前的真实样貌:被当地百姓取砖后,变得摇摇欲坠
提到白娘子就不得不想到镇压白娘子的雷峰塔。这座坐落在西湖湖畔,塔身呈现出八角型,别致毓秀,初始时,这座塔建有十三层,重建之后为一座五层的宋塔结构。

相传,雷峰塔本是吴越国王为了供奉佛陀御发而建立的,时值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因雷峰塔所在山峰叫“雷峰”,故其又得名“雷峰塔”,后世则沿用此名。

北宋宣和年间,雷峰塔遭受战乱破坏,重修后又再现了昔日雷峰塔内的金碧辉煌,夕阳西下,塔身和落日交相辉映,形成了“雷峰夕照”的西湖十景之一。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入侵,杭州城沦陷,倭寇因怀疑塔内藏有伏兵,下令火烧雷峰塔。火烧后的雷峰塔木建筑皆尽损毁,只留下通体赤红色的砖身

此后雷峰塔再未修复,就一直以这幅姿态矗立在西湖边数百年,任风吹雨打。照片中能够看到因为无人打理,塔身上长出了许多野草和小树苗

虽说雷峰塔在清末已经很破败了,但仍是西湖的一个重要景点,照片中外国游客正坐着滑竿游览雷峰塔。

清末民初时期,民间盛传雷峰塔的砖不仅可以辟邪还能够使家中添男丁,于是时常遭受盲目愚昧的民众挖掘。直到1924年9月,不堪重负的雷峰塔轰然倒塌

2001年,研究人员对雷峰塔遗址和地宫进行了发掘。地宫打开后并未发现压在下面的“白素贞”,倒是发现了一个重200多斤的铁函,打开后发现了装有舍利的阿育王塔和一座鎏金龙莲底座佛像等诸多珍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