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的兴起,解读名著的作者越来越多,特别是受到全世界朋友喜欢的《西游记》,大有超越“红学”之势。
解读的方向也是五花八门,博人眼球者众多。
这不,有些大师级的人物不满意了,说有些解读者歪曲了原著。

书生也是解读者之一,但不是歪曲者之一,从来都是有板有眼的解读,紧跟原著,不越雷池半步,阅读之所以不高,原因便是这一板一眼。
很多时候,书生也想歪曲一下原著,写过很多篇,可最后还是删了。
至于原因,达不到道德高尚的地步,只因胆子小,又怕挨骂。
书生有时候很鄙视某些自认为大师的人,但在抵制歪曲原著这一点上,书生还是很认同他们的。
所以,书生本文就来辟谣。
有两件事,被某些解读者歪曲,误导了很多读者,“三人成虎”,假的也成了真的。
但是,假的就是假的,谁也无法将他们变成真的。

1、刘洪与殷温娇的关系
这件事,因殷温娇生唐僧的时间不对,而被某些解读者歪曲。
众所周知,陈光蕊中状元之后,骑着高头大马,被一群人簇拥着游街,恰巧遇到了抛绣球的殷温娇,陈光蕊接到绣球,从而娶了殷温娇。
殷温娇为丞相之女,陈光蕊为新科状元郎,非常登对,很多读者看到此处都为这对璧人感到高兴。
随后,陈光蕊赴任江州。
洪江之上,被贼人刘洪和李彪二人盯上。
刘洪杀死陈光蕊,以“你若从我,万事皆休!若不从时,一刀两断”来威胁殷温娇。
此处,“一刀两断”是一个被解读者歪曲的点。

何意呢?不是说两个相爱的人一刀两断,而是一刀把殷温娇砍成两段。
殷温娇不怕死,但她想报仇,只能屈从。
就这样,刘洪假扮陈光蕊赴任,殷温娇继续做着江州州主夫人。
刘洪怕事情败露,因此严防死守,殷温娇没有机会透露出消息,也难以报仇。
从陈光蕊和殷温娇结为夫妻,到陈光蕊死的时间,连一个月都没有。
这样的时间,殷温娇可能怀孕,但不可能在去了江州之后没几日生下孩子。
正因此,才有了部分解读者歪曲原著的那件事,说殷温娇与刘洪早就是一对,与陈光蕊结婚是“奉子成婚”。

殷温娇在江州待了多久呢?
原著道:“光阴迅速。一日,刘洪公事远出,小姐在衙思念婆婆、丈夫,在花亭上感叹,忽然身体困倦,腹内疼痛,晕闷在地,不觉生下一子。”
“光阴迅速”形容时间过的很快,但也不是很长时间。
很简单,殷温娇并无明显的孕相。
假如有,刘洪早已发现。
这说明,殷温娇到江州也就三个月左右,还没有显怀(妇女怀孕后体形发生变化)。
没有显怀,孩子生了,的确有“奉子成婚”的嫌疑。

可是,原著接着有这么一段。
原著道:“耳边有人嘱曰:满堂娇,听吾叮嘱。吾乃南极星君,奉观音菩萨法旨,特送此子与你,异日声名远大,非比等闲。刘贼若回,必害此子,汝可用心保护。汝夫已得龙王相救,日后夫妻相会,子母团圆,雪冤报仇有日也。谨记吾言,快醒快醒!”
由此可见,孩子是仙佛送给殷温娇的,与她怀孕的关系不是很大。
可以这样说,仙佛借殷温娇的肚子生下了未来的旃檀功德佛。
这就是殷温娇为何没有足月生产的原因了,与“奉子成婚”没有半毛钱关系,与仙佛急于让她生下转世的金蝉子有关。

歪曲原著的作者,所做的是掐头去尾,他们看过原著,但把原著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去掉,歪曲事实,误导没有读过原著以及对读过却没有精读的读者。
刘洪与殷温娇之间,简单的劫匪与被劫者的关系。
一个丞相之女,怎么可能做出与贼寇私通的丑陋之事呢,想想都不可能。
2、太上老君和红孩儿的关系
这个就更复杂了,歪曲原著的解读者说牛魔王的儿子长了一副人样,不是他的儿子;牛魔王的妻子罗刹女拿着太上老君的芭蕉扇,生了一个与丈夫不一样的孩子,并且有太上老君身边被贬的道士伺候着,证明红孩儿是太上老君的私生子。

每当看到这里,书生就想笑,这哪是《西游记》,这是电视剧吧,还是无聊透顶的电视剧,更像是讲故事,还是不怎么样的故事。
我们先看牛魔王能不能有一个不是牛模样的儿子。
原著道:“行者转头,观见那真仙打扮:头戴星冠飞彩艳,身穿金缕法衣红。足下云鞋堆锦绣,腰间宝带绕玲珑。一双纳锦凌波袜,半露裙襕闪绣绒。手拿如意金钩子,鐏利杆长若蟒龙。凤眼光明眉菂竖,钢牙尖利口翻红。额下髯飘如烈火,鬓边赤发短蓬松。形容恶似温元帅,争奈衣冠不一同。”
这是对谁的描写?牛魔王的弟弟,红孩儿的叔叔,在女儿国霸占了落胎泉混日子的如意真仙。

最后两句说如意真仙长的像温元帅,只是衣服不一样。
像牛吗?不像啊,像人。
难道牛魔王的娘给牛魔王的爹戴了绿帽子,生了一个不一样的儿子?
显然不是。
牛魔王是牛,如意真仙也是牛,只是每一个人显示的外貌不同。
好比孙悟空,他变成人的模样也是可以的,猪八戒也能,沙悟净也能,白骨精还是白骨呢,照样一副人的模样骗唐僧等等。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张口就能说出几个。
所以,牛魔王那个活了三百多岁,法力与孙悟空一般的儿子红孩儿,完全可以变成人的模样。
仅从外貌,不能断定红孩儿不是牛魔王的孩子,更无法说明他是私生子。
所以,铁扇公主给牛魔王戴绿帽子的事就不存在了。
不存在,那她与太上老君之间的关系也就单纯了。
那她为什么有太上老君的芭蕉扇呢?这与考验唐僧师徒有关。

书生此前说过,孙悟空大闹天宫,不可能把天上的物件丢到下界,所以八卦炉破了,也不可能落砖。
之所以落了砖,是因有人故意扔到下界一块砖,待后来用火焰山考验唐僧师徒。
火焰山的土地公是太上老君身边的弟子贬到下界变成的,他有本职工作,不太适合考验唐僧师徒。
所以,需要妖魔去考验。

就这样,铁扇公主近水楼台先得月,成为了幸运者,拿到了芭蕉扇,为考验唐僧师徒做着准备。
一切的一切,都难以证明太上老君与铁扇公主有染。
歪曲原著的解读者,还是故伎重演,断章取义误导读者罢了。
另外,还有很多其他歪曲《西游记》原著的地方,比如齐天大圣孙悟空是国外的,太上老君要反天了,嫦娥勾引猪八戒在先,唐僧为金蝉子的时候与金鼻白毛老鼠精是一对,唐僧爱女儿国国王,犀牛精是佛教的弟子等等,书生不再多言了。
有些事情,与大家的认知出入很大,必须去质疑一下它的真实性,多翻翻原著就好。
解读名著,必须有底线,不能为了博眼球而歪曲原著。

解读名著,不是为了博眼球,而是解读正能量,让大家从中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等的道理。
解读名著,可以解读原著背后的内容,但不能改变作者的初衷。
最后,想说一下影视剧,翻拍名著值得肯定,但像给唐僧安排一段
爱情的影视剧还是少拍。
名著的部分解读者的确歪曲了一部分事实,但影视剧才是歪曲名著的重灾区,某些导演和编剧歪曲名著更甚,大师们是不是也该多关注一下影视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