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姓人有可能是一家人,这样的情况非常复杂。我碰到一个情况,一个是东北的,一个是南京的两人都考进同一所大学,通过互相聊天,偶尔发现,原来他们是一家人!只因为这一家人70年前就失去联系了。
所以说,同姓人家500前是一家人的可能性,那就更大了不是?因为,一家人在500年中能够生产出2000个规模的新家族呢。例如,赵姓在宋代以前的姓氏人口还不是中国姓氏的五大姓氏,但是,经过宋代200多年的发展,一下就成为中国五大姓氏人口了。

中国的姓氏汉代以后有了比较确切的宗族记载历史。但是,这些记载往往应为是以家族为单位的,所以,如果一个家族不孝衰落,那么,这个家族的来历就很不清楚了。
比如宋太祖赵匡胤,他的老祖先是造父。但是,他的家族距离造父已经1800多年,赵匡胤自己连200年前,他的祖先是谁都不知道了,那么500年前的祖宗就更不知道了。

在比如说,唐代大诗人杜甫家族的老祖宗是晋代杜武库大将军,但是,杜甫距离杜武库也500年的样子了,可是,杜甫也不知道300年以前的老祖宗是谁了。
由于,同姓一家人这个说法是以姓氏为基础的,而姓氏的组成往往比较复杂。
大体来说有如下一些情况,对“同姓一家人”构成复杂的因素。
第一,改姓。一些本来是姓张的,由于各种原因改姓李了等待。也有集体改姓的。例如,一些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改汉族姓氏的。
第二,赐姓。这种姓氏,主要是黄帝给有功的大臣“赐姓”以表示,皇帝家族对他的敬重有“一家人”的意思 。

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有“赐姓”的例子。可能只有元代和清代没有对汉族人“赐姓”的。
所以,我们现在的姓氏,比较复杂,既有本姓的血缘宗氏,也有非血缘姓氏,你有纯粹的汉族同姓,也有不同民族血缘的同姓。
[backcolor=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