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开罗市中心解放广场的埃及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收藏古埃及法老珍宝最多的博物馆,重点文物包括金光闪闪的图坦卡蒙法老纯金面具(重11公斤):

以及古埃及第一珍宝——纳尔迈调色板:

这块石板两面各有一个头戴王冠的国王形象,一个戴的是代表埃及南部的王冠,另一个戴的是代表埃及北部的王冠,二者是同一个人(名叫纳尔迈)。
这件文物证明,在调色板制成的年代(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就已经是统一的王国了,如此悠久的历史,堪称世界之最,纳尔迈调色板也因此被称为古埃及第一珍宝!

除了上述两件至宝之外,埃博共收藏法老时期文物约16万件,展出的文物当中,除了一件之外,其余全都是原件。可能有人好奇了,埃博展出的这唯一复制品是什么来头呢?
答案揭晓,它就是仅次于纳尔迈调色板的古埃及第二珍宝——罗塞塔石碑!

埃博的复制品
罗塞塔石碑最早是1799年拿破仑远征埃及时,手下军官无意中发现的,后来就收藏在拿破仑在埃及开设的研究所。再后来英法开战,埃及又被英国占领,这块石碑被英国人夺走运回伦敦,从1802年开始在大英博物馆展出至今,是镇馆之宝之一:

大英博物馆的原件
这段历史就是为什么埃博无奈展出复制品的原因!话说,罗塞塔石碑为什么如此珍贵?因为,如果没有它,古埃及象形文字可能至今无法
破解。

这块残缺的石碑用三种语言版本刻出了同一段内容,上面是古埃及象形文字(神圣体),中间也是古埃及文字(世俗体),下面是古希腊文字。
在石碑发现的1799年,古埃及象形文字就已失传多年,没有人能看懂了,而古希腊文字则流传下来,是人类一直可以阅读的文字。正因为如此,学者根据石碑上三语对照的文字,终于破解了古埃及象形文字!

复原想象图
可能又有人好奇了,古埃及文物上怎么会有希腊文字呢?原因是,罗塞塔石碑制作于公元前196年,当时统治埃及的,是公元前332年征服埃及的亚历山大大帝的下属——托勒密的后裔。
罗塞塔石碑就是法老托勒密五世的诏书纪念碑,内容是对自己功绩的歌功颂德,最初是竖立在神庙里的,后来在战乱中,石碑被人偷走当了建筑材料,直到1799年被拿破仑手下发现。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