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版本
美国历史课本对中国历史非常重视,佐治亚州的《世界历史》一书中有多达9节在讲中国。而且涵盖的内容非常全面,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全都涉及到了,这一点跟我们自己的历史课本很相似,从古至今的脉络全梳理了一遍。
书中非常注重历史与当今的联系。比如:唐宋的机械钟表与今天的石英表;古人用硫磺、硝酸钠和木炭混合制成火药至今被用于制造武器和烟花;天花疫苗引发免疫学的产生,活版印刷发展到今天的电脑印刷。,注重让学生把历史和实际相联系。

俄罗斯版本
俄语中的“中国”(Kitay)一词实际上是古代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契丹”的谐音,俄罗斯人对中国的这一称谓沿用至今。“中国”在俄语中还有另外一个称呼,直译过来叫做“天下”。对中华文明赞誉有加,写道:“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她历经数千年仍然完好地保持了文化传统的延续性,这真是个奇迹。”对中国文明的介绍始自黄河和长江流域,书中称这两大流域是“中华文明的起始中心”。然后从商代开始对古代中国的方方面面进行浮光掠影的描述。
印度版本
印度的学校课本里,与中国有关的内容大多出现在历史和政治两类教科书里。印度课本中的两个“中国观”:复杂微妙的中国认识中国人什么动物都吃。中国人喜欢喝茶,有抽鸦片的习惯,但是现在有此恶习的人在逐渐减少。中国人穿长衫和裤子。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非常简单,但是语言非常复杂。

韩国版本
韩国历史教科书也把中国古代史作为重点内容,但与美日不同的是,韩国课本总是把中国古代史纳入整个亚洲范畴来讲,而不是单纯讲中国。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他们需要在讲中国的同时,突出韩国的贡献。

比如,日本课本说从唐朝学习了先进文化,而韩国则表述成韩国和中国共同创造了先进的东亚文化,并顺便说了句:文化传播到日本,对日本古代文化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讲到宋朝的活字印刷术时,承认这是中国的发明。但话锋一转,说宋朝以后活字印刷命脉就断绝了,韩国将其进行了普及,并在世界上首次造出金属活字。

值得一提的是,韩国教科书都对部分史实进行了主观歪曲解读。比如把我国的东北地区算成是古朝鲜的固有领土;在讲到隋炀帝和唐太宗征伐高句丽时,说“隋朝数次入侵高句丽均以失败告终。高句丽抵抗隋唐的入侵取得的胜利在我国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