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这些文明犹如璀璨的明珠,闪耀东方之巅,成为了我们一代代中华儿女的自豪。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从这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来的,守仁义,重孝道,这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还有那些课本上学习的诗词雅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文化在民间流行,俗语也是其中的一种。俗语是我国的民间文化,俗语是老祖宗的生活经验的总结,凝聚了老祖宗的智慧,流传至今,成为了普通百姓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化。俗语的魅力在于它平凡简短的句子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又给我们生活的警示,所以才流传至今。饭桌上也有饭桌上的讲究,饭菜茶碗的摆放都是有忌讳的,老话说“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很多人都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其实这里边包含了老祖宗的智慧,大家不妨来看看。我们逐句分析,“菜不摆三”的意思是说,生活中宴请朋友或亲人时,就算菜太少,也不要为了看起来多一点就上三道菜,三道菜看起来虽然多,却不太吉利。古时候人们信奉神祗,会对天地进行祭祀,祭祀的时候,桌上的东西一般都是按三份来摆的,即便是在现在时代,很多人供桌上摆的东西也是三份,上香也是上三根香。所以要是在和朋友们聚会的时候摆上三道菜,就感觉有祭祀的意思,客人自己也觉得不愉快,活生生的人,却像被祭祀的对象。其次就是“三”和“散”同音,聚会是为了团圆的,这“三”未免有些不吉利,所以老话讲究“菜不摆三”。“筷不成五”这句话的意思难理解一些,不是说饭桌上不能有无双筷子,而是说筷子时不能随便放在饭桌上,而是要摆放好。饭桌上有他人的时候,要顾好辈分,长幼,餐具要照顾到所有人,不能区别对待,吃饭之前把筷子摆放好,对于客人来说,也是一种礼貌行为。“席不成六”的意思就好理解一点了,是说不要六人同桌吃饭。很多人反对这句话,认为这句话一点道理都没有,其实我们要是用古人的眼光看,就能理解这句话了。现在很多家庭都使用圆桌,因为圆桌能容纳更多的人,特别是家庭中有很多人的时候,首先选用的就是圆桌。在古代,古人长期使用的是方桌,要是六人同桌,两边各坐两人,上下一人,看起来就像一只乌龟,乌龟虽然有长寿的意思,但王八也有骂人的意思,两种外形相像,不免有人觉得不雅观。在吃饭上,我们历来就有很多的讲究,比如“食不言,寝不语”等等,还有的家长会劝告孩子不要坐在桌角吃饭,这些都可以探究其原因。在现代社会,古人的很多话我们都没有那么严格地遵守了,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思想也在进步。汉字我们都认识,汉字组成的句子我们也都会念,但其中的道理,却是需要我们细细品味的,俗语就是这样一种需要我们细细品味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