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394阅读
  • 6回复

[分享]大堡荐|古建难逃的命运——由首里城大火想到的

楼层直达
级别: 茶馆馆主
发帖
639289
飞翔币
221632
威望
3991
飞扬币
3240928
信誉值
0


10月31日凌晨,作为冲绳象徵的首里城之正殿发生火灾,正殿、北殿、南殿全部烧毁。据附近居民说,火势太大,像龙卷风。很多民众聚集在龙潭,叹息良久,“仿佛噩梦一般”。


尚巴志在统一三山后建琉球王国,造首里城。琉球本身深受汉文化影响,以赤瓦和唐破风著称的首里城正殿是汉式建筑的典范。


但这次被烧的正殿并非历史原物。加上令和元年这次,历史上首里城五次被毁,上次是毁于1945年冲绳战役的兵燹。战后一度在旧址建琉球大学。80年代,琉球大学搬迁后,集最出色的匠师进行复原工作。1992年,首里城公园开放。2000年,琉球王国御城及关联遗产群被认定为世界遗产。整个复原工作直至今年1月才完成,历时30年。如此用心复原的建筑瑰宝毁于一旦,真是令人痛心疾首。那霸市玉城知事说:“我非常震惊,作为身负管理责任的人,深感遗憾。”他表示一定会复原正殿,希望在众人鼎力协助下,全身全力投入复员工作。


在历史上,名古屋城、广岛城、东京增上寺等亦毁于战火。松山寺命运更为坎坷,1933年被纵火烧掉大半,1945年空袭被炸,1949年又遭放火。三岛写作金阁寺,水上勉创作《五番町夕雾楼》的契机,则是1950年一名学僧嫉妒金阁寺之美而放火 ,准备与之共焚。但怯懦的纵火犯后来选择切腹,被人救下——这与今年的京都动画放火事件有些类似。同样在1950年,一位刚出狱、感觉生活艰难的74岁老头放火烧了下关驿舍。


1949年两起电器起火,使法隆寺金堂的12面壁画之大半、北海道松前城的天守阁毁于丙丁。这让日本政府下定决心于翌年颁布《文化财产保护法》,并规定1月26日为文化财产保护日。
这次首里城失火原因疑似为正殿一楼北侧分电盘短路,与法隆寺金堂、松前城命运仿佛。有不少人感叹:还没来得及去欣赏,她就没了。
正如龟井胜一郎于1952年在《大和古寺风物志》后记中写到:“在这十几年间,大和古寺也有些变化。譬如,法隆寺的壁画被烧毁,在本文集《法隆寺》写到的三重塔也在昭和十九年因雷火而烧毁。新药师寺的香药师像被盗,迄今不知下落。文章作于十年前,此外应该还有些与今日不同的地方。我们很难预测今后什么会崩塌或烧毁。很遗憾,但这也许是古寺、古佛的命运。我们要趁着现在去看。真正的美、真正的深度,很难用文笔或照片表达出来。”
太多美景和历史古迹,我们要趁着现在去看。
作品简介
龟井胜一郎是昭和年间与太宰治有深交的文艺评论家。他的著作涉及宗教、美术、历史、文学、恋爱观。
本书文章主要写作于1938年到1942年战时的日本。作者游历斑鸠之里、西京、东大寺界隈,接触到古代的日本佛教,渐渐有了对圣德太子、亲鸾的信仰。飞鸟时代的人们苦难深重,当时的人是怎样虔诚地祈求三宝,又是怎样热切地营建人间的净土?作者描写法隆寺、中宫寺、法轮寺、药师寺、唐招提寺、东大寺、新药师寺的文字,是抒情的,对于圣德太子、圣武天皇等人的景仰也贯穿全书。他反对将佛像看作雕像而放入博物馆,主张佛像就是佛,是用来拜的。他看到废墟中破败的佛像,反而能感受到佛像带来的力量。现实的日本陷入战争的泥潭,在思想禁锢的年代,他是否暗暗透露出反战与和平的意思呢?这有点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龟井胜一郎:1907年生,1966年卒。文艺评论家。生于北海道函馆。东京大学美学科肄业。高中阶段接触马克思主义,曾热衷于劳工运动,后改辙为文艺评论家。于《普罗列塔利亚文学》《现实》等刊物发表论文,开创《日本浪漫派》刊物。此后在日本传统中寻求自身及民族的重生之路,对古典、佛教美术有很大的关心。著有《大和古寺风物志》《日本人的精神史研究》等。获读卖文学赏、艺术院赏、菊池宽赏。艺术院会员。
精彩段落
菩萨只接待孤独者。唯有孤独者深知微笑的意义。
也许我也是一个祈祷着从文明的污血中痊愈起来的人。
可是,对太子景仰之至的群臣的几乎所有人,在其遗族罹覆巢之祸时,都只是袖手旁观,眼睁睁看着苏我入鹿的暴行。人心真是无常。
现代人不是靠思想而活,而是吃思想罐头而活。这里既有国产配给品,也有洋货。
战争结束了。包括斑鸠宫的大和一带,最终可能会成为招徕世界游客的旅游景点。以旅游景点的形式复兴,我们该是欢喜呢,还是悲伤呢?我最近又想起了海涅的《意大利纪行》的一节。海涅到了那个古典的国度,常常怀念“悲歌醉梦坐丘墟”的意大利人。他们眼睛黯淡,嘴唇发白,显得有些病态,但神色之中仍未失高贵。海涅在意大利人身上看到了近代真正的文明人的样子。或者更准确地说,在那样一种文明走到尽头的形象中,他有些伤感。而把这里当作旅游景点的游客,即使是穿着昂贵的纯白衬衣,拿现金豪爽地买下一切,与在废墟中做梦的意大利人比起来,还只是一个野蛮人。海涅嘲笑他们为暴发户的贱民嗜好。
《教行信证》所表现的邂逅的欢喜,如果没有长期苦闷的漂泊,是不可能得到的。
十七条宪法不是治理国家的律法,也不是纯粹的道德训诫。依我的理解,这类意思是有,但它主要还是太子自身率直的祈祷。或者可以说,在同室操戈的年代,这是太子对民心的哀思、切愿感同身受的表现,是出自内心的恳求,每个字都凝结着太子的苦恼和体验。我这里对十七条中至关紧要的头三条,试就祈祷之一端进行阐述。
一曰,以和为贵,无忤为宗。人皆有党,亦少达者。是以或不顺君父,乍违于邻里。然上和下睦,谐于论事,则事理自通,何事不成。
二曰,笃敬三宝。三宝者,佛法僧也,则四生之终归,万国极宗也。何世何人,非贵是法。人鲜尤恶,能教从之。其不归三宝,何以直枉。
三曰,承诏必谨。君则天之,臣则地之。天覆地载,四时顺行,万气得通。地欲天覆,则致坏耳。是以君言臣承,上行下靡。故承诏必谨,不谨自败。
我对于历史的态度总免不了动摇。但下面三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
一、废墟与坏灭——亦即面对死亡时的无限爱惜之情,只有死亡能完美地诠释人生的意义。换言之,他在活着的时候壮志未酬,死亡明确地阐释了内心的志愿和祈祷。灰烬和绝灭之后,人的生命就是永世了。要进入历史,首先得站在废墟和倾注了自己的爱的人邂逅。这个是对史实的求知欲或自由选择所不能取代的。必须得是志于求道者,历尽千辛万苦后,好似天意安排的一场邂逅。
二、传承是历史的根本心情。传承什么呢?我们要体察与我们邂逅的人的遗憾,将其悲愿继续显扬。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到我们的亲生父母和身边的友人,只要有爱的地方,死亡的同时,这种愿望也会出现。而这种愿望所在之处,死者不是死者,过去不是过去,而是永远的当下存在。
三、只有在殉难的决意中,历史才能得到生命。仰慕之情,使人从废墟的灰土中复活过来。这些思想,在传承者身上必须要体现出来。传承是指将自己奉献给祖先的悲愿,即使殉难也在所不惜。自己将被引向何方?还是再次引向徒劳和灰烬?或者是指向现世的荣光?这不是自己该问的问题。历史上的悲愿是否能在现世成就,其实证性只能在其不求回报。传承者又会因为自己的死而诠释一切的意义。
关键词: bot 龙卷风
 
级别: 终身优会
发帖
253594
飞翔币
48415
威望
39522
飞扬币
907791
信誉值
30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9-11-09
了解一下。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97744
飞翔币
258779
威望
224893
飞扬币
2769071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9-11-09
来看一下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97744
飞翔币
258779
威望
224893
飞扬币
2769071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9-11-09
也就看看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97744
飞翔币
258779
威望
224893
飞扬币
2769071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9-11-09
不错,了解了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820820
飞翔币
217190
威望
215802
飞扬币
2811629
信誉值
8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9-11-09
看看事件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820820
飞翔币
217190
威望
215802
飞扬币
2811629
信誉值
8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9-11-09
不错 了解了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