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时间的原因,现在的人们对历史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存在着一定的误解,例如说袁世凯。袁世凯这个人在大家的印象里似乎都是一个卖国贼,并且毕生的愿望都是想要做皇帝。其实这几句话只是对袁世凯片面的说法,并且也存在着一定的偏见。
其实说起来,袁世凯在当政期间,尤其是真正掌权之后,也是做了很多对国家发展有利的措施。众所周知,当时的中国并不是一个安稳祥和的太平盛世,除了内部矛盾以外,还有许多国家对中国虎视眈眈。如位于北边的沙皇对中国的领土存着心思;远在欧洲大陆的英国对中国也是心怀不轨;与中国一海相隔的日本,也是心存觊觎之心。
在当时,英国和沙皇俄国都想要把中国的蒙古和西藏从中国分离出去。在沙俄的运作下,外蒙古率先从中国分离了出去,也就是现在的蒙古国。但似乎一个外蒙古并不能满足沙俄的胃口,还想将内蒙古也分隔出去。袁世凯对此非常不满,便去和沙皇政府谈判,尤其是在领土方面。袁世凯表示,如若沙俄不听劝,便动用武力来解决此事,沙俄在面对如此强硬的袁世凯,也是心生畏惧之心,故而放弃对内蒙古的想法。还有英国,一直想要从西藏下手,将其从中国分离出去。当时一直想要挑动西藏当地的人民群众,以此来引起暴乱,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由于当时两国之间的实力差距过大,故而,袁世凯只能与英国进行谈判,顺便安抚当地人民。就这样,在袁世凯的安抚政策下,英国人的阴谋也没有得逞。
众所周知,袁世凯最大的争议之一便是“二十一条”,在很多人的眼中,“二十一条”其实就是一个“卖国条约”,以牺牲国家的利益,来换取袁世凯的安宁。其实不然,仔细研究之后,就会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二十一条”中,真正付诸于行动的只有十几条,并且有很多条在袁世凯的努力下也都是折半实施的,对当时中国利益实际上并没有产生更大的冲击。反而袁世凯在外交上,却取得不俗的成就。由于袁世凯占据一定的主动地位,故此,也为中国的利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因此有的时候,所谓的“历史评价”,其实在对历史人物的看待上,很多都是片面的。袁世凯在位期间,对于中国的领土完整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果没有他,我们无法想象如今中国的版图会是怎么样的。所以说,袁世凯并不是人们口中片面的卖国贼。他对当时中国的利益,他也是尽心尽力地维护。只是在他的人生中,做出的错误决定,抵不上功绩而已。袁世凯不跟进时代潮流,而是一心想要复兴帝制,此举也是其被诟病许久的原因。但话说回来,袁世凯也有功有过,在评价此人时,应该更加全面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