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香港报道组
在失去13天之后,香港理工大学重新接手校园。但一切都变了。
标志性的红色教学楼已被大火熏黑,学校招牌也随之变了色。教室里的桌椅以各种不同角度散落四处。行走校园,要时刻躲避石块、玻璃渣、污水和不明来路的垃圾。一位经历过地震的记者说,“这就是灾后现场。”
香港理工大学校园一角
11月29日下午,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校长滕锦光联同多名高层,在警方解封校园后入内巡视平台天桥、图书馆、学生饭堂及室内体育馆的损毁情况。“理大是今次事件最大受害者,校内多项设施受破坏,严重影响教学及科研。”滕锦光说。
接管校园后,理大管理层到校内巡视
11月11日,有暴徒发起“罢工、罢课、罢市”,一部分人进入理工大学,踞守校园,与警方对峙,在装甲车的火光中,局势不断升级。暴徒把教室的椅子投入毗邻的红磡隧道,占据行车线。
爆裂的水管一直在喷水
当天,香港理工大学宣布取消11月12日所有课堂。14日,理大宣布本学期余下之面授课堂取消。
9所大学校长联合发布声明,过去一星期,香港出现的暴力和对立情况进一步升级……这些事件正对大学造成最根本的挑战。
暴徒设置的路障
在被占据的13天里,校园的面貌变得模糊,理大更像战场。警方一共于校内捡走3989枚汽油弹、1339件爆炸品、601支腐蚀性液体及573件武器。警察公共关系科总警司郭嘉铨29日说,理工大学的汽油弹,连同早前在中文大学搜到4000枚,加上从其他院校搜出的汽油弹,共过万枚,如果警察与手持上万枚汽油弹的暴徒硬碰,对社会的伤害难以想象。
暴徒自制的燃烧弹
在理大的堡垒里,一些交通要道摆着上百个砖头,洗洁精撒一地,据说能让汽车打滑。安全帽绑在两根绳子之间,拴在三角支架上,成了一个抛射装置。干涸的泳池伤痕累累,这里曾被用作练习扔瓶技巧的训练场。
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高级警司李桂华表示,暴徒制造汽油弹有完整生产线,由运送材料、制造再传到前线,整个工序令人“目不暇接”,“相信佢哋系准备同警方作战(相信他们准备与警方作战)。”
暴徒在理大与警方对垒时布置的防线
香港理工大学走过了80年历史,文明的摧毁却在一夕之间。在包玉刚图书馆里,出入的闸机损毁,门窗破碎,素净的墙上喷了黑墨。这里曾给学生精神的供养,如今只有满地污秽。
理大包玉刚图书馆内,“请勿损坏”的告示后面,一片狼藉
校园内有约20座不同的建筑物,均遭受了伤害。教室空空,排风扇空转,学生的柜子紧锁,楼里空无一人。摄像头打落在地,闭路电视砸出几个坑。香港理工大学学生会所在的楼里,一家便利店锁着门,但玻璃被砸开,货架上的食物大多不见,只留有一些日用品和满柜雪糕。一家被针对的银行,取款机完全拆解开,裸露着复杂的线路。
室内篮球场成为临时的卧室,鲜艳的瑜伽垫充当床铺,衣物四散。3311K单罐面罩、保鲜纸、单车头盔、长裤冰袖、手套黑鞋、6200猪嘴面罩和行山杖等物资放在更衣处,蛇皮麻袋摞成堆。
一位记者在理大体育馆内拍摄
校园里虽有几处贴着“请勿弄污,保持清洁”,但现实情况却让这句劝言变得讽刺。即食面和粥凝固在餐具里,苹果已经变灰,腐烂的气息弥漫在食堂,人一走进,苍蝇便飞起来。包装袋被随意丢弃,废纸和落叶在风中打旋。校长见记者时称,饭堂是最想要尽快清理之处。
餐厅里到处是腐烂的食物
政治立场成了暴徒们放火打砸的理由。校内一家星巴克,玻璃门、招牌全被砸碎,咖啡机、收银机被破坏,只因其老板被暴徒们认为是“蓝的”。
校内一家咖啡店的玻璃门被砸碎
校长滕锦光认为,理大因地理位置有利堵塞红磡隧道,加上大学的开放校园政策,致使学校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他说,从理大离开的人士逾1100人,当中只有46人为理大学生,对于事件中无造成人命伤亡,形容是不幸中之大幸。
理大校长滕锦光表示,理大是今次事件最大受害者
13天里,多名暴力分子设法逃脱,包括从雨水下水道、天桥垂降翻墙、变装等。
由于校园内各座大楼受损程度不同,因此须由专业公司评估修复费用,逐步重开校园大楼。滕锦光说,校方可垫资部分复修经费,相信大部分费用需依赖政府拨款。一位香港市民感到痛惜,重建理大的钱可能是天文数字,“政府出的钱都是包括我在内的市民交的税款啊”。
一名安保人员在校内巡视
理大遭受重创,让香港社会感到真切疼痛。由于人为破坏,紧邻理大的红磡隧道被迫封闭维修,这条繁忙的过海隧道直到11月27日才重新开放,关闭达两个星期之久。过去5个月里,受修例风波影响,一旁的红磡体育馆有几十场演唱会取消或延期。
校方估计,个别受损程度较低的设施可于一个月后重开,未来将提升校园保安措施,有信心下学期如常开学。在这13天里,校园内的一些盆栽植物逐渐枯萎,但另一些还保持生机。
【相关报道】港理大校长:校园维修需费时半年 理大是“最大受害者”
港理大高层巡视校园受损情况。(图源:明报)
海外网11月29日电 香港理工大学解封后,校方管理层包括校长滕锦光、校董会主席林大辉等人今日(29日)下午2时半到达校园,巡视校园不同地方,包括图书馆、饭堂、Z桥等,查看损毁情况。滕锦光表示,理大是“此次事件的最大受害者”,认为最先要处理饭堂的卫生问题。
据香港明报、东网等港媒29日消息,理大发表声明,指消防及相关政府部门已于今早完成清除危险品的程序,警方亦已宣布解封校园。理大接收校园后,会即时进行盘点和全面的环境及安全评估工作,但强调目前校园情况仍存在不安全因素,而且清理、盘点及修复工作需时,故此校园仍需关闭,只限校方授权人士进入,直至另行通告为止。
理大校园受损情况。(图源:东网)
理大校方管理层下午2时半到达校园,巡视校园不同地方。巡视约1小时后,滕锦光会见记者表示,事件中成功劝离1100多名示威者,其中300人是学生,当中理大学生只有46名,另有两名教职员被捕。他又说,理大位处红隧旁,因此成为暴徒占据的据点。滕锦光表示,理大受严重破坏,并已停课一段时间,对教学、科研有极大影响,事件以和平方式解决,无人伤亡,是不幸中之大幸,又形容事件是理大前所未有的挑战。
滕锦光认为,最先要处理饭堂的卫生问题。滕锦光又表示大楼的损毁程度不一,要由专业公司评估需复修情况,才可知道所需经费。滕锦光预计,校方可垫资部分复修经费,也有社会人士表示愿意资助,但他相信大部分需依赖政府拨款。滕锦光表示,个别受损的大楼可在一个月后安全开放,完成全部复修需时5至6个月,但滕锦光又表示,有信心下学期可如期在明年1月13日开学;校园暂时仍会有保安人员把守各出入口,只有获授权人士可进入。
理大外有人清理路障遭暴徒阻止。(图源:明报)
本月11日起,有暴徒占据多所香港大学校园,并与警方对峙。位于红磡海底隧道附近的理工大学,对开道路被堵多日后,数十人由17日早上到漆咸道南清理路障,暴徒由理大赶至阻止,警方到场施放大量催泪弹驱散,同日封闭附近道路围堵校园,至今日(29日)才解封,结束13天理大封锁。
理大被警方封锁期间,警方曾于17日要求校园内所有人从李兆基楼(Y core)出口离开。随着冲突演变成拉锯战,理大校园内开始缺水缺粮,满地垃圾,卫生情况恶化,有暴徒不甘被警方“围城”,18日最少三度冲出校园,向周边四散逃亡,被警方围堵,多人逃跑不及,最终被警方制服。暴徒为了逃离,甚至在理大通往第八校区,横跨漆咸道的天桥,用绳子吊运的方法,吊人到地面逃亡。其后警方赶到,部分人被捕。
警方查获的汽油弹、浓硫酸等。(来源:“香港警方”社交媒体)
其后留守者以游绳、爬下水道等方式逃离理大;亦有中学校长入内劝导并带走未成年学生,让他们经警方登记后离开现场。留守者人数渐减,理大校园内卫生日益变差,食堂内食材甚至滋生蛆虫。在理大校方组队入校,称再无发现留守者后,消防、警方于28日入校处理危险品及搜证,警方称检获3989枚汽油弹、逾千件爆炸品、数百支腐蚀性液体及数百件武器。至29日下午,警方解封理大并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