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预计5年内可以成为第一人口大国,超过我国保持了5000多年的记录。
前几年,印度经济高速增长,年均增长在7%以上,目前是GDP排名世界第六,在主要的经济体中,经济增速排名第一。由于有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人口结构也相对合理,暂时没有老龄化的担忧,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印度会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超越中国的呼声也很高。
不过在连续几个季度GDP下滑之后,印度三季度GDP增速只有4.5%,从增速上来看,超过我国已经不可能。当然,印度以前的高增长,早就有人质疑,印度改变了GDP统计的方式,被认为是GDP高速增长的主因,这种统计方式,将牛粪都记在了GDP。大家别笑,既然化肥可以算GDP,牛粪也是可以的,只要牛粪都卖出去,在大部分国家都是可以计入GDP的。
为什么印度的GDP高增长神话就破灭了。其实,这个世界上大部分地方都不存在神话,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有无数个国家创造了GDP增长速度神话,大部分时间都是10年左右,部分明星国家长达40年。最终,这些明星国家的GDP增长水平都会回归到了全球均值,也就是3.5%左右。很多人都在分析印度存在的问题,比如种姓制度、男女不平等、环境不安全等等,但是都只是管中窥豹。
作为拥有近14亿人的印度,工业化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印度大力发展服务业,比如在全球都比较有名气的IT,实际上是没学爬就在学飞,任何一个国家的成长道路,都是从工业化起家,然后再到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体。毕竟只有工业化才能迅速接入全球贸易体系,服务贸易额度很小,而且也有只有工业化才能提供充足的就业。这一点,已经有无数个国家的崛起历程证明了。目前,只有个别人口较少的小国可以依靠金融、旅游、高科技服务立足。对于大国,工业化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印度的人才也制约了发展。印度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很低,人均受教育水平只有4年。这在亚洲发展中国家中算低的,这方面,我国、越南和伊朗三个发展中国家处于前列,也是潜力较大的几个。印度也有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不过精英都跑外国去了。
大家可以发现,在美国,很多大公司的CEO都是印度人,极少见中日韩的。前天,谷歌创始人布林和佩吉双双离职,母公司的CEO由印度裔的皮查伊担任。其中一个常见的解释就是,中日韩的人混的不错之后,就可以回国,从而实现人生跳跃式发展。而印度精英们,则是铁了心在美国混,不准备回去了。
没有人才的加持,工业基础又薄弱,人口基数太大,印度的产业升级之路恐怕会非常曲折。这力,不是黑印度,一方面我们应该从世界上其他各国的发展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更好地为我所用,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用这些规律,来寻找下一个所谓的“奇迹”,或许对投资有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