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让我倍感凄凉和酸楚,本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我,每逢佳节倍思亲;记得听过一首诗:有的人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的活!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名字比尸首烂的更早,他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活的人,人们将永远记住他!我愿做一个帮别人更好活的人用我的行动来报答人民。想到这,心头骤然感到轻松。烈士,一个多么庄严的字眼,我们要用无限崇敬的心来读他!



诊所里,一位刚拔了针头的阿姨在等女儿。不一会儿,阿姨的女儿带着两个红脸蛋夹着风急匆匆进来,“妈,锅里炖上鱼了,我来接您,回去正好吃”。女儿搀扶着母亲离开诊所。我的眼泪突然涌出眼眶。好羡慕那个女儿,有亲人惦记的幸福触手可及。此生,我却再无此奢望。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年,而我感觉昨天才刚刚和她老人家分开。2010年5月9日,我的妈妈,不顾儿女眷恋的目光,撇下相守一生的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是一个让我肝肠寸断、刻骨铭心的母亲节。女儿买的康乃馨,她老人家没看一眼,女儿的祝福话语,妈妈没听一句。我遭遇了母亲永远的沉默。
那一天,也成为我此生永远无法抹去的痛!怒吼的狂风呼叫着撕裂着我的心,漫天的黄沙旋舞着迷惘了我的眼睛。趴在母亲的棺木前,我撕心裂肺地一声又一声呼喊着妈妈,却再也听不到母亲的应答。
慈母一去杳无影,怜儿千声唤不回。
一张松木棺材把我和母亲决绝地阻隔在阴阳两界。我把脸贴在棺木上奢望能感触到母亲温热的脸颊,冰冷的棺木没有任何反应;我跪在母亲的灵前一次次哭喊着呼叫母亲,希望能得到母亲的回应,那怕是一声叹息也好,寂静的灵堂没有一丝动静;我为母亲焚烧冥币,祈盼能看到母亲的身影,香火纸钱寄哀思,只是空自成灰烬,哪里还有母亲的痕迹?千声呼,万声唤,换不回母亲的一声回答。问苍天,苍天无语,问大地,大地静默。我的白发亲娘,你可知女儿想你想得肝肠断?我慈祥的妈妈,您已驾鹤西去,女儿到哪里再与你诉说衷肠?纵使哭你哭的泪湿衣衫,喊你喊的口干舌燥,也难了我思母之情。我亲爱的妈妈,女儿想床前尽孝心去何处才能寻见您的踪影?我一次次哭昏在您的灵柩前,蜷缩在潮湿的地面上,谛听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声音,希望能感应到你的存在。捶胸顿足嚎问母亲:为什么你走得这样匆忙?匆忙到没和女儿交待一句?为什么你离去得这样着急?着急得我没有一点心理准备?好想陪您再说说话,好想在您的病榻前再尽女儿的孝心,好想为您梳梳白发……这一切的一切都成为永恒地追悔伴我度过每一个想你的漫漫长夜。抱着母亲的遗像声嘶力竭地问询:谁再亲切地唤我一声乳名“云儿”?你的云儿喊“妈”谁来答应?长街短巷,母亲的背影何其多,唯独没有我的娘。

无处话凄凉!悲莫悲兮生别离,哀莫哀兮失慈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