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莫言
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享受平凡的时候。从小到大,我们似乎就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你要成为人中龙凤”的“精英论”教育。年少时,憧憬名校、金榜题名;成年后,幻想香车美人、富甲一方。可现实是在这个世界上90%的人都是普通人,9%的人小有所成,仅有1%的人能成为备受瞩目的人。我们早早长大,父母悄悄变老,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没有变成当初期待的模样,生活不过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在日日重复的枯燥中,琴棋书画诗酒花的梦想被渐渐消磨殆尽。

这个世界多得是人无奈地过着与自己的期待大相径庭的生活。但也有的人希望拥有更多,无尽的欲望与对于成功的热烈想象交织成一张笨重的巨网,覆盖在他们身上,生活的重担与自我期待的不达标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放轻松,你本没有那么优秀,世界没空用来为难你,是你自己在为难自己。如果你不能接受自己生而平凡的事实,准确判断自己的价值并学会根据价值降低或升高自己期待的话,你永远不可能与世界兴趣盎然的交手,它根本没空搭理你。用哈尔的话来说:“一旦你改变了自己的内部世界,外部的生活也会随之而改变;你提升了自己的人生,生活的重担才会随之减轻。”

《少有人走的路》开篇第一句话就是“人生苦难重重”。这个世界并没有谁比谁容易,谁不是努力地活在这天地间?我住在城郊结合部,由于自律的原因,我每天几乎都是五点半左右起床,我喜欢在做完晨间拉伸的时候站在阳台,既不是看这人间漆黑夜色如水,也不是吹吹凉风思考人生。我家对面和附近有不少菜农,天色不过蒙蒙亮,橘黄色路灯下菜农的影子就这两筐翠绿的蔬菜被越拉越长,他们没有摊位,得赶早去往集市外面的废弃铁路旁抢占位子,又因为担着大大的菜篮也不会考虑坐车,不方便而且去一趟还要两块钱哩!还有居住在我家附近的一户孤寡老人,老来得子,如今已经七八十岁高龄,儿子还在外地念大学,老爷爷平常靠着捡废品摆摊算八字为生,没有生意就没有收入,经常都是饿着肚子,秋冬季也穿着薄衣物,实在是心酸至极,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听见母亲说已经好久没有见到老爷爷的老伴儿了,估摸着是不是去世了,我没敢细问,我无法形容那种相依为命的却临老痛失所爱的感觉,只觉着胸腔中无比酸涩;我家楼下住着一个送外卖的大叔,两个儿子,妻子重病卧床......这就是生活,有的人,光是活着,就已经用尽全力。

没有一个人进入你的生命的时候说好了必须是暖融融的一团欢喜,他们都携带着心碎、愧疚和浪费的钟点 。 我想起了之前闺蜜和前任冷战,她火气大到可以和澳大利亚的火势以毒攻毒了。起因只是因为前任过生日,她精挑细选的礼物被半开玩笑的吐槽了几句。我不禁扶额叹气,果然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我这边正在惊醒开导,她那边转眼就看到前任朋友圈发的聚会照片,瞬间,我知道这颗炸弹被引燃了——“我在这儿为了你的几句话一份礼物伤心伤肺又伤肝,你夜夜笙歌酒入豪肠倒是潇洒得很啊!”一个电话打过去,对方慵懒的声线传过来,八成还没睡醒,这下好了,彻底炸了,那货被骂得一愣一愣的,不知道会不会怀疑人生。挂了电话,闺蜜眼眶也红了。你百般讨好某人,可他却视这份讨好太廉价。

我这闺蜜哪哪儿都好,就是太容易把快乐寄托在他人身上。可他人非自己,你的每个期待都未必能有回应,“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骗人的,念念不忘,他必作妖才符合大部分情况。当我们经历过父母的事事顺从,朋友的事事关心,再来接受现实世界的无情吹大时,不免产生期待值的落差,少则让你抓心挠肝,多则夜不能寐,实在是叫人为难得紧。

我们不是谁的附属品,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虽然无数的原子塑造了我,但我依旧是不一样的烟火。我们在这尘世漂浮游荡,遇到的每一个你认为值得深交的、有缘共事的、契合灵魂的,多有不易。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中心天平要向对方无限倾斜。“我是爱你的,你是自由的”,顺其自然,遇事坦然,学会降低对于他人的依赖与期待是很很有必要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非圣贤经常犯错。如果对于对方的偶尔忽略就穷追猛打紧追不放,也只会让对方厌烦,让自己陷入毫无快感所言的怪圈。永远不要高估自己在他人心中的位置。“高光的梦想与素颜的现实之间的落差,是人痛苦的根源”,没有谁离不开谁。

生活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可与人言不过二三,不完美本就是人生常态,你不能接受的无非也就是对于现状的不满,人人生而平凡,对待自己不应过于苛责,学会顺其自然,改变期待值方能成就自我。《霸王别姬》里有一句台词:“这人呐,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人的痛苦来源于你自己的逆水行舟,过高期待,只有自个儿可以解开自个儿的心结,也只有自个儿可以让自个儿重拾快乐。

来时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