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290个地级市,1636个县,374个县级市,852个市辖区19531个镇,14677个乡。我们都清楚中国56个民族,但是我国的方言却远不止56种。
大图模式方言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了社会、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因素,正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语”,两个相邻的村子出现的方言也很可能不同,而湖南省地区中,方言是最多的,就是一条河的距离,都可能形成不同的方言。
虽然古人讲话的声音不可能保留至今,但是汉字本身也保留了大量的古代语音信息,古代诗歌的用韵和中古以后出现的各种韵书为后世
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语音资料。
大图模式迄今为止考古所发现的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而先秦至魏晋的上古音时期,上古声母共有30个左右,其中约有14个上古声母依然存在于绝大多数方言中。
在南北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许多供作诗押韵用的韵书,隋唐时期出现的《切韵》影响深远,南北朝至唐宋为中古音时期,中古音的声调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4类;近古音(元代和明代)以元代文学家周德清所编的《中原音韵》的语音
系统为代表。
《中原音韵》将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类,和现代的北京话完全相同。
大图模式不过在如此多的方言中,我国也存在最奇特的一个字,3000年来全国方言都是一个读音,它便是“街”字,普通话读音为“jiē”。
“街”在古代读kre,北方r变j,因此读ie韵,南方r脱落,因此读gai,句尾助词乎古读ghaa,方言读成变嘎自然。
18世纪时北京话将“街”字读为“giai”,后受晋语的影响变为了jiai,最终变为了“jie”。这是“街”字在官方标准语中的发展,在方言中,“街”字读“gāi”,网络用语“我是这个街上最靓的仔”中,“街”读“gai”特别有意思,带有了些俏皮。
像“逛街”,大多数人也喜欢读成“guànggāi”,而不是“guàngjiē”。
大图模式在古时,汉语官方标准语被称为“官话”,周朝时称“雅言”,现代称“普通话”,现如今“官话”即可指汉语官方标准语,也能指“汉语官话方言”,官话可细分为八种次方言,即:北京官话、东北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江淮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
此外,口音也是地方语音文化中的一种,听你说话的人能通过口音判断你来自哪个地方。唐朝诗人贺知章曾写《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大图模式乡音便是这个地方的口音,乡音难改,也体现了人们对于故土的留恋,有人学某一种口音会使某个社会阶层产生认同感,而演员学习口音在是为了使角色更加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