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关羽对待黄忠的态度很奇怪。战长沙时,对黄忠惺惺相惜,但到封五虎将时,却变成极端看低黄忠,“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这前后变化,是罗贯中老先生写错了,还是有其他隐情。
黄忠武艺高强,曾经和关羽大战一百余合,不分胜负

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战长沙急待立功
此一时彼一时。战长沙发生在赤壁之战后的第二年,赤壁之战时,关羽犯了一个巨大的政治错误,就是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虽然刘备、诸葛亮没有追究关羽的责任,但关羽自己内心是知道这个错误的严重性的。
刘备南征荆州四郡,本来没有带关羽,让关羽留守后方。诸葛亮指挥拿下了零陵、赵云拿下了桂阳,张飞拿下了武陵,关羽坐不住了,主动请缨要求领兵攻打长沙。
当时的关羽很有戴罪立功的感觉,因此心态比较端正,很希望能收服黄忠,以小成本、快速地拿下长沙。因此,当黄忠马失前蹄时,关羽也没有用拖刀计斩杀黄忠。长沙城破后,关羽还主动约见黄忠,试图劝降黄忠(忠托病不出),帮刘备壮大队伍。
“荆州王”关羽,极度膨胀,不断惹事,不复早年的沉稳

长期镇守荆州,关羽出现极度膨胀
从刘备受邀入川到刘备称汉中王,大约经历了8年时间(从211年到219年)。在这期间,荆州地盘一直由关羽镇守,8年“土皇帝”生涯,让关羽出现极度膨胀。
可以举几个例子:马超投降后,关羽不顾团结,吵着和马超比武;对刘备的小舅子糜竺,态度恶劣,酿成隐患;对孙权的联姻要求,不请示上级,擅自拒绝,恶言冲撞……这一时期的关羽比起徐州时期、新野时期的沉稳,完全大相径庭,有点“惹事精”的感觉。
在这种大背景下,关羽忘记了黄忠能和他大战一百余合的高超武力,忘记了黄忠手下留情只射中关羽的盔缨,忘记了自己当初劝说黄忠加盟刘备团队,从惺惺相惜变成了极度看低。
黄忠在取汉中时,居功至伟,足堪“五虎上将”

关羽以二号人物自居,可能引刘备不满
五虎大将是刘备封的。封什么人,是刘备的权力,也有刘备的考虑。黄忠在取汉中时,做出了卓越贡献,拿下蜀汉第三块主要根据地。关羽作为臣子,公开表达对主公决定的不满,显然是犯了封建时代的大忌。
关羽是事实上的蜀汉二号人物,这点不假,但是二号人物不能太把自己当二号人物,更要谨言慎行,否则就好日子不长久了。
所以也有人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刘备、诸葛亮的主力没有任何支援,就是他们想借机除掉关羽,以免尾大不掉。
想想也是,一把手任命一个高级经理,二把手公开反对,到处嚷嚷,这样的二把手,还怎么让一把手放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