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经常会听到说如果胃不好的话多喝点粥,这样对胃比较好,其实并不然。
一, 经常喝粥对胃有好处
很多人都认为粥容易消化,能减轻胃的负担。这种观点其实并不全面。
与油炸食品、不发酵的饼、面条、煮的玉米、蒸的窝头等食物相比,粥是很软烂的,对胃的刺激性较小,因此胃病患者可在发病的急性期喝粥。

但大家若长期喝粥,则对胃没有太多好处:
➀粥中的水分较多,会稀释胃液,加速胃的膨胀,使胃的蠕动变得缓慢,从而不利于胃对食物的消化。
➁经常喝热粥更不可取,因为过热的粥会刺激和损害胃黏膜。
➂经常喝粥会抑制淀粉酶的分泌,这并不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人唾液中的淀粉酶是一种能促进消化的重要物质,人们在进食的时候若不进行咀嚼,口腔内的唾液腺就不会大量地分泌唾液,因而也就不会有足够的淀粉酶出现。
二,生姜水暖胃,可以经常喝
很多人认为喝生姜水可以暖胃,出现胃部不适时喝一碗用生姜熬的水就可以缓解症状...

这种方法偶尔用之未尝不可,但不可长期应用:
这是因为生姜属于刺激性食物。胃病患者若喝大量的生姜水会刺激胃黏膜分泌过多的胃酸,从而可加重胃部不适、胃痛等症状。
三, 长期喝牛奶对胃有好处
胃病患者出现胃部酸胀不适的症状时,喝一杯热牛奶往往可缓解症状。这是因为牛奶可稀释胃酸,暂时在胃黏膜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使人感到舒适。

但经常喝牛奶就未必对胃病患者有利了:
牛奶促进胃酸分泌的作用比它中和胃酸的作用更强。胃病(如胃溃疡等)患者若进行抗酸治疗,就不宜长期喝牛奶,否则会影响治疗的效果或加重对胃黏膜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