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路,我们走过了,才知道它是否值得;有些事,我们思考过,才知道它是否重要;有些痛,只有尝过了,才能从领悟到成长。人生,或许就是这样。一半在行动,一半在思考。有人说,行动在前,思考在后;有人说,思考在前,行动在后。但不管怎样,从我们呱呱坠地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要完成两件事情:认识自己,获得认同。

曾经我以为只要我足够的了解我自己,将更多的关注放在自身,那么我人生中的任何问题都将不是问题。但生活又教给我的一个真相是,除了你要认识你自己,你还要学会去了解别人怎样看待你。而这两者的统一才是我们真正的自我意识。认识你自己可以让你看见自己,而在看见自己的过程里面也要看见别人,关照别人的想法和感受。能够真正的认识自己本身并非易事,因为我们所处的世界,有着太多太多的真相,也有着太多太多的假象。而如何才能让我们尽可能的靠近真相,是我们一生都在努力做的事情。

如果我们过多关注自身,就会陷入自我崇拜和自我膨胀的假象当中,我们眼中的自己其实与别人眼中的我们有着很远的距离。你会发现,我们对自己过高的估计,很容易让我们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而最好的关系,不是说我成为你想要的样子,也不是我只是我想要的样子,而是我是你想要、也是我想要的样子。人生最好的成全是皆大欢喜!

强大的自己既要懂得跟自己相处,也要善于与人共处。一个人获得成功需要具备多元的素质,比如情商,同理心,说服力,影响力等等,这些都来源于自我意识。但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过度自信,对自身价值缺乏清晰的认识,会导致长期以来总是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而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疏远了同事,朋友乃至家人。关注自己并不是真正了解自己,当你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别人也不会站在你的立场和观点上理解你,在这种情况下她们所给予的反馈会常常让你觉得失望或泄气。我们总认为问题出在了别人身上,其实还是源于我们自己还不够足够了解自己。

我们在界定一个人优秀或平庸,即便我们能拿出很多的判断标准和依据,如果你试图去告诉那个平庸的人该努力,他也许会告诉你他自认为自己是优秀,因为他也有着自己的判断标准和依据。《真相与错觉》将自我意识分为两个主要范畴。内在自我意识和外在自我意识。内在自我意识与清晰认识自己有关,有着高度内在自我意识的人,往往会做出与真实的自己相符的选择,能够过上更幸福,更舒心的生活。外在自我意识关乎由外而内的了解自己,可以从他人的视角准确的认识自己,因此能建立更稳固,更值得信赖的人际关系。而我们容易认为内在自我意识强的人,同时也拥有较强的外在自我意识。但事实的真相是,这两种自我意识之间并无关系。而想要真正拥有自我意识,最基本的便是要了解自己,和了解别人如何看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