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市场上的智能手机性能越来越强劲,可定制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而且自从进入今年以来,高刷新率以及5G也成了智能手机的主打卖点,但是智能手机有一方面一直以来似乎并没有加强过,那就是无数消费者都比较担忧的续航。
可以看到,现在很多智能手机从参数上来看的话,4000毫安的电池已经成为了起步标准,这在过去可是旗舰级别的手机才可能拥有的电池容量,但似乎智能手机的续航并没有因此得到加强,很多4000毫安的手机连一上午都坚持不了。

对此厂商也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比如说100瓦级别的快充,小米10至尊纪念版已经成功量产了120W的快充,但对此有很多消费者都是不太满意的。在很多消费者的眼里,提升手机续航时间的根本要点就在于提升手机的电池容量,其实抱有这种想法的人是占大多数的。
不过其实这样一种思路确实错误的,比如在当年用马匹当做交通工具的年代,很多人都想拥有一匹速度更快的马,但最后却是汽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类的运输方式。

现在很多旗舰级别的智能手机的主打卖点听起来确实是很吸引人的,不管是高达120Hz的刷新率还是对5G网络的支持,但是这些功能潜移默化当中也增加了手机的功耗。虽然厂商也提供了关闭的选项,但即便用户在关闭了所有比较耗电的选项之外,发现手机整体的续航时间并没有得到大幅度的延长。
最重要的一点是,消费者出了这些卖点入手的话,肯定是想在实际的应用当中体验到它们,而现在为了省电不得不关闭了这些主打卖点的功能,对消费者而言心理肯定是不平衡的。

其实这几年来手机电池技术还是有所进步的,当年手机的体积巨大,电池容量反倒非常小,而现在一款轻薄的智能手机就可以轻轻松松三下4000毫安的电池,这说明锂电池在质量密度上是有一定进步的。
不过要是想看到电池技术出现突破性的发展,那就必须要在材料化学以及物理等基础学科方面共同取得明显的进步和突破,由理论学科来带动基础应用的发展,但这个时代会什么时候到来,现在没有人能够说清楚。

而现在快充技术的应用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毕竟在电池技术无法短时间之内取得突破之时,厂商们确实是需要给消费者的续航带来别的强有力的保证。比如说120W的快充,在15分钟之内就可以将一部4000毫安的电池充满按,而15分钟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一段非常短暂的时间。
而且对消费者而言,拥有这样的快充头也不需要再携带额外的充电宝了,出门只要带上自己的充电器就能够随时随地感受到快充带来的乐趣,手机的体积也不会有明显的增长。

从大的方面来看,电力的出现带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如今关于电力的各种各样的改革仍然在继续着,全新的快充技术的问世可以说是加深了电力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能够将手机的充电功率提升到120W,同时又能够确保手机在充电过程当中机身不会过烫,厂商也付出了非常多的心思,即便是电池的容量没有达到消费者预期当中的7000毫安,匹配上快充技术也完全足够用了。
对消费者而言,在当前技术无法取得突破性发展的时候,选择接受厂商们带来的新型解决方案同样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