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挑选少量士兵组成自由行动的队伍,以不可思议的距离、精度射杀敌军高级军官,以极小的代价重创敌军、换取己方极大的胜利,这大概是现代意义上狙击手的起源。时至今日,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百余年,狙击手这个特殊兵种却很好地保留下来,并且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狙击手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图模式众所周知,狙击手擅长远距离、高精度
射击,胜负往往在千米之外早已经决定。既然如此,如果让狙击手参加奥运会射击比赛,狙击手是不是能轻而易举地夺得冠军?乍一看,狙击手射击距离远、射击精度高,在各个方面都碾压射击运动员,射击运动员完全不是狙击手的对手。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如果狙击手真的参加奥运会,或许参加奥运会就意味着淘汰。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大图模式首先,狙击手并不一定比射击运动员射击精度更高,狙击手执行任务时主要目的是完成任务,并不在乎射中的是目标头部还是胸部,而射击运动员则对射击精度要求极高。对于现代狙击手来说,击中目标的头部、胸部真的没有太大区别,7.62mm甚至12.7mm级别的弹药杀伤力在那放着,击中头部、胸部的效果都是一样的。但对于射击运动员来说,击中十环和一环是完全不一样的。
大图模式其次,狙击手、射击运动员使用的枪械、射击距离、环境也是完全不一样的。狙击手使用的是高精度狙击枪,而射击运动员使用的是普通气枪。如果狙击手参加奥运会的话,能否适应气枪还是未知数。奥运会射击比赛对距离要求低,但对射击精度要求非常的高,狙击手能否转变过来多年来的习惯,也是未知数。重要的是,狙击手、射击运动员所处的射击环境也是不一样的。
大图模式俗话说“术业有专攻”,狙击手、射击运动员虽然都是持枪射击,但两者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苏炳添、谢震业虽然在百米短跑领域小有成就,但如果让苏炳添、谢震业参加马拉松,能夺得冠军吗?答案是一定不能,虽然短跑、马拉松都属于跑步类型的运动。更重要的是,狙击手在部队里是不允许参加奥运会的。或许,狙击手退役后可以选择参加奥运会,但那时狙击手的优势早已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