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要学会顺其自然。
我们总在不停地逼着自己往前走,去赚更多的钱,去追求更高的职务,在追名逐利中,渐渐迷失了自我。
如果还不停下来,静静地反思一下,人生哪里还有快乐可言。

尽人事听天命,凡事尽力就好。
好友阿文这两天正在为自己的职位变动而发愁。她好不容易跳槽到了一家行政单位,还任了职。可按照规定,到了一定的年数就要轮换出去,而她恰好就到了规定的年限,换一个单位成为势在必行的事情。
为此,她向领导申请,不再任职了,就做一名普通干部,但这也由不得她说了算。
看着她成天闷闷不乐的样子,我们都劝她,不要想太多了。只要有一份工作,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还是可以过得很好的。
可阿文就是这种倔脾气,怎么说,她都无法解开这个心结。
阿文这种“爱纠结”的性格,其实源自于她的经历。三十岁时因为丈夫出轨,而被迫离婚。自此以后,她最是患得患失,为此抑郁了好些年。
人生在世,很多事情,一半掌握在自己手里,一半掌握在命运手里。我们能做的,就是“尽人事,听天命”。
所以,最要紧的,就是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好,把当下的每一天过好。如果你想要的是“葫芦”,那就要努力浇水、施肥、捉虫,让其长势良好,最后才能开花结果。
况且,工作是为了生活,如果你一直被工作绑架,生活也就成为了工作的附属。长期处于一种高压状态,怎么会过得开心呢。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一个美满的家庭。
事业上再成功,如果家庭不幸福,再多的成功,也会显得很是荒凉。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都是需要尽心尽力陪伴的关键时期。错过了任何一方,都会留下永久的遗憾。因此,是时候要学会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了。
学会在走进家门之前,把所有的烦恼和不愉快都抛在脑后吧。回到家,就专心做好属于你的家庭角色,就像歌曲里唱的:“帮妈妈刷刷碗,帮爸爸揉揉肩,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很多事情,想不明白,就不要想了。等到了那一天,自然就有解决的办法了。
如果你每次回家都忧心忡忡,哪怕嘴上不说,家里人,也能感受到你焦虑而紧张的心情。于是,原本宽松的氛围,也顿时紧张起来,生怕一不小心,让你更加难过。
孩子的成长,看似漫长,却在不经意间,就长大了。如果你疏于对孩子的关注,也许,等你想要参与到他的成长中时,他已经不需要你的陪伴了。
家里人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幸福了。就像网络上冒出那个视频:八十多岁的儿子,还能从百岁老母亲的钱包里掏钱付账,就像小时候,从妈妈手中拿到零花钱,那股子满足感和幸福感,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得到。

人到中年,学会不争,顺其自然。
不争不抢,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尤其是两个能力水平悬殊很大,那个能力弱的反而步步高升,能力强的反而一直是个“小兵”,有谁能够心理平衡呢?
一个心性坚定的人,才能看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也才会坚定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生活中,我们看别人,似乎总是那样清清楚楚,看自己,却总是那样糊里糊涂。这一切,都源于过于强烈的“功利心”。
头顶光环的人势必要比其他付出更多努力,拿着同样薪水,“无官一身轻”,不更是一种享受吗?
如果要争,就和自己较劲吧。对于当下的每一件事情,都努力做到极致,做到问心无愧。时间久了,你便会被认为是一个干净、靠谱、值得信赖的人。
其实,不争是一种态度。因为自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根本无需再和旁人争什么了。而如果自己还时时处在“争”的忧虑中,也就表明自己,还不够洒脱,不够淡定,是心智还未成熟的表现。

人到中年,最要紧的态度莫过于“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别人过得再好,也不会平白无故分一杯羹给你。自己过得再糟糕,终究还是要靠自己走出人生的泥沼。
前半生,已经吃过了不少苦头了。后半生,就给自己松一松绑吧。
拼尽全力也无法做好的事情,再好也不要去刻意追求了,只是徒然地增添自己的挫败感。
人生,其实,简单过,快乐活,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