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怀胎十月,夜不能寐,食不能安,当孩子生下来的那一刻,你叹了一口气,终于解放了!
可是,你真的感到轻松了吗?升级成为家长,想要将孩子抚养成人,却要十八载呢!
随着孩子不断长大,父母们肩膀上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开始为孩子的未来焦虑着,很容易陷入迷茫以及自我怀疑之中。
大图模式在育儿的过程中,相比爸爸的焦虑来说,妈妈的焦虑会更加严重一些,毕竟孩子的衣食住行以及教育等问题,几乎都是妈妈在管,长时间面对着小淘气,一天24小时围着他转,难免会失去了自我,心情变得起伏不定。
晚上十点多钟的时候,从楼上传来了一个女人的咆哮声,夜深人静,她的声音尤为突出,“什么关系?啊?这都不知道?我跟你说了多少遍了,有没有用心在听啊!”
瞬间这敞亮的大嗓音,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赶紧跑到窗户上,竖起耳朵听,我也想知道,那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哈哈。
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女人很气愤在那里喊着,“是互为相反数啊,再记不住的话,今晚别想睡觉了!”。
大图模式辅导孩子学习已然成为了很多父母的痛点,不过这也仅仅是家长在教育中的焦虑,育儿的焦虑远不止于此呢!
有不少的父母,在妈妈怀孕的时候,就会开始焦虑起来了,宝宝是否健康,是要选择剖腹产还是顺产呢?孩子生下来之后,又担心孩子吃不饱,睡不好,穿不暖。
当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又会担心孩子在学校里不知道过的好不好,会不会被同学欺负,会不会被老师虐待?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又想着要不要给孩子报兴趣班、辅导班;孩子上初中高中的时候,还要想着怎么给孩子找一所好的学校。
总之,有了孩子之后,做父母的就是会不自觉忧心起来,甚至有时候会对外界产生一种自己都无法控制的警惕感,这就导致了父母在重重的压力之下,产生了
安全感匮乏的现象,随之而来的便是焦虑感了。
大图模式为人父母,身负着育儿的重任,难免会紧张,那么这个时候,要懂得如何育儿,如何缓解育儿的焦虑以及紧张感,才是最重要的哦。
讲真,如果焦虑不去处理的话,最后很有可能会演变成抑郁症呢!
不要去做无意义的攀比
我发现大部分的父母,都很喜欢把自己的小孩跟别人家的小孩作比较,觉得别人家的小孩就是很优秀,学习优秀,在家里还会做家务,总之就是哪哪都好。
就拿我们邻居家的女儿小红来说,其实小红的成绩还挺不错的,在全班虽然不是名列前茅,至少每次考试都可以保持在第10名左右,她也很努力学习,可能有时候方法没用对,所以成绩就一直比较稳定,不进步也不退步。
大图模式他们家就她一个女儿,妈妈就很着急,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每次考试成绩下来之后,妈妈都是不满意的,就会跟她说,你能不能再努力一点,看看某某阿姨的女儿,每次都是班级第一,可是你呢,别说第一了,拿个班级前三给我看也好啊。
妈妈每次一说完小红,就很气愤,随之就变得焦虑不开心了,一次两次这样没关系,但是每次都这样的话,生气对于循环
系统的危害很大,会造成缺血性心脏病发作,还会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从而头晕、头疼、失眠等,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所以我建议一下妈妈们,孩子的成绩也只是一方面的问题,每个孩子身上有很多闪光点,只是你还没发现而已,这个闪光点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让孩子出人头地呢!要记住,自己家的小孩才是最棒的。
大图模式且你每次都只看到小孩的不足之处,觉得她处处不赢人,也会很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觉得很受伤哦;长而久之的责备,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就是很差,比不上别人,让她们更加懦弱、自卑、不自信,性格也会受到影响,伴随其一生。
即使是成绩不好,至少孩子努力过了,也要好好鼓励TA,那么在下一次考试中,TA才可以有信心考好,从而进步;妈妈们也可以少一点焦虑,多一份鼓励。
不过分溺爱孩子
其实刚出生的孩子是没有自己的性格,孩子后期的性格养成,很大一部分都是跟父母有关系的,如果父母自身就存在着问题,那么孩子的性格肯定也会出现问题。
就比如说,太溺爱一个孩子,会让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一个人呢?
大图模式我们小区有一对老夫妻,是差不多40岁左右才生到一个儿子,所以他们非常珍惜上天赐给他们的“宝贝”,对孩子更是百依百顺,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如果要天上的星星,估计两口子也会想办法摘星星的。
孩子在上学的时候,就给孩子吃最好的、用最好的、穿最好的,总之什么都是最好的,也一定要比别人家的孩子好;担心孩子在学校会饿着,小小年纪就给孩子很多零花钱,于是慢慢的,孩子就变得很骄横、不讲道理、野蛮。
只要有什么事情没有顺到他,他就会拿父母出气,有些事情做错了,自己也从来不主动道歉,反而是父母跟他道歉,求他以后不要这样做了。
天哪,为人父母,这是有多卑微?
孩子已经习惯了自己就是“老大”的生活,好像所有人都必须要听他的话;在学校也是,会命令着其他小朋友,帮他提书包啊,系鞋带之类的,老师实在是看不惯了,还经常打电话给他父母投诉,父母也表示很着急,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
大图模式他们也只能是心理变得越来越焦急,担心对孩子太好,好像反而会伤害到孩子,但是对孩子不好的话,又担心孩子会感受不到爱。
可是溺爱孩子,不就等同于“杀”了孩子吗,若是想要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品格以及健全的人格,是不能溺爱孩子的,家长说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千万不能任由孩子“野性生长”。
否则会给孩子的一生造成严重的影响,蛮不讲理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那么以后父母就有的是焦虑,有的是苦恼了。
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有一部分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着一定程度的焦虑,当然啦,让父母焦虑的事情,也有很多方面,可能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可能是孩子过于调皮,亦或者是工作上的压力大。
大图模式在多重压力之下,家长就会有一系列的焦虑,为了避免这些焦虑,家长们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去锻炼身体。
无论是在健身房锻炼身体,还是在户外跑步,妈妈也可以选择做瑜伽,跳广场舞等方式,总是就是要时刻保持着良好的身体状态,培养好的心情好的心态,在面对育儿事情的时候,才能比较轻松,不会让自己产生过多的焦虑。
多和朋友交流育儿
经验做父母的,仿佛天生就有操心命,担心自家的孩子吃不好,睡不好,营养吸收不到位,长不高,容易拖后腿,比同年龄瘦小许多,体质差等等。
其实在关心孩子身心发展的同时,自己也可以随时充充电,如果觉得焦虑或者不安的话,也要寻找一些合理的方式来宣泄。
大图模式比如可以和朋友交流一下育儿经验,互相说说自己在养娃过程中的一些困扰和经验,
或者教育孩子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在相互探讨中,不仅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的育儿经验,且也可以减轻内心的焦虑感,不要让体内的负能量占据太多搞得很累,让自己变得更加轻松一些。
不要老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随着孩子的成长,她们的自我意识也逐渐在增强,很多时候你认为是对她好的东西,到了她那里就会被理解成是父母强加给她的,如果她不感兴趣的情况下,她就会产生逆反心,处处和你唱反调,把你气个半死。
时间久了你就会觉得自家孩子不受教,也没法教,再对比一下朋友家那乖巧懂事的小朋友,你就会出现焦虑和不安,就会想尽办法来教自己的孩子,想让她变得更加懂事些。
其实当孩子出现这种逆反心理的时候,做父母最好先自我检查一下,有没有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然后在心平气和的和孩子坐下来沟通一下,看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要你把孩子的思想工作做通了,你的一切焦虑和紧张就会自然而然的消除的。
大图模式多关心孩子
关心孩子,不是在衣食住行方面关心,优渥的生活质量,不如把心理的关爱质量提高,孩子正在学习阶段,课业繁重,身心已经疲劳不堪,这个时候,父母只顾着关心孩子的成绩,简直就是压死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孩子的心情变得沮丧,觉得在父母眼里,爱的根本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成绩。
从每年的儿童心理健康的一些数据来看,日渐堪忧呀,儿童成长期留下了心理疾病,对于未来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父母不妨改变一下关心的方式,先从关心孩子的身体、生活上开始,再渐入到孩子的学习,减少孩子的反感情绪,顺理成章的完成与孩子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