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戴笠权势显赫,因此很多人都会求他办事,有一次一个同乡拿了许多金条找到戴笠,希望他看在同乡的份上为他谋一份差事,谁知道代理看到金条后立刻把同乡骂走了,同乡转念一想立刻就明白了戴笠的想法,于是立刻买来黄鱼炸成金黄色,在篮子底部放下金条,然后上面盖满黄鱼,戴笠看到后这才心满意足收下。

在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货币贬值得非常厉害,所以金条备受人们的青睐,因为金条无论形状还是颜色都非常像黄鱼,所以戴笠才让同乡用黄鱼掩人耳目,在民国时期金条也根据大小的不同,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因为金条的购买力很强,所以有条件的百姓都会在家中收藏金条,以备不时之需。

一条大黄鱼其实就是当时最大的金条,这样的金条一般重量有十两,而一根最小的金条重量其实只有一两,不过就算是一两的金条也非常值钱,在当时已经能够购买两亩良田,而且黄金是国际上的硬通货,所以无论任何时候黄金都能够保值而且能够购买产品,所以在当时能够拥有金条,绝对是土豪级别的。

按照如今的金价计算,一两的金条有三十一克,那么一条小黄鱼大概能够值一万元人民币,一条大黄鱼就价值十万元人民币,在民国时期一些大户人家的金条都是成箱的,所以可想而知这些金条值非常多的钱,不过因为金条不好携带,所以在当时很容易被抢劫和丢失,还不容易引来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