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不好的人,身体常会有五个表现,从三个方面调理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身体的气血都从脾胃生化而来。但是,我们的生活中,总有这样那样的无奈,造成饮食不节、厚味肥腻,饥饱不均,或者情志上的忧思过度等等,都有可能伤及我们的脾胃。而现在工作生活的节奏那么紧张,身体需要消耗的能量也就更多,于是,我们的身体,比以往任何时候的人都需要更多的气血。

机体所需的能量,我们或许可以简单视为气血,都是从饮食而来。从食物到气血,就完全依赖于脾胃的功能强健。但是,脾胃作为身体的脏腑,自然被深深地藏在体内保护起来,我们很难感知它们的状况。正所谓“有诸内比形诸于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身体外部的一些表现,以此来观察、判断脾胃的强健与否:
1、便秘:提示胃寒、胃热、胃阴不足:便秘最常见的是胃中有热或者胃阴不足。胃中有热的时候,蒸灼食物,食物中的水分更易流失,待到进入到大肠时就意境变得很干,从而出现便秘;胃阴不足就更好理解了,直接就是津液亏损,大肠的濡养不充分,从而出现便秘;
这里所说的胃寒,一般指脾胃虚寒,因为阳气亏损,蠕动所需的动能不足,也是引起便秘的原因之一。这时候就需要及时调理脾胃,或清热生津,或滋阴润肠,或健脾温阳,都需要根据具体的虚实寒热分别处理;

2、身体肥胖、肌肉松弛:提示脾胃虚弱:中医说“瘦人多火,肥人多痰”,身体出现肥胖并不见得就是强壮的表现,如果肥胖的同时还伴有肌肉的松垮,一般都是脾胃虚弱的表现。因为脾主肌肉四肢,脾胃虚弱,运化水谷精微不足,水湿内生,所以出现这种肥胖而松弛的表现。这时候就需要健脾益胃来进行调理了,可以经常按摩足三里、冲阳穴;
3、嘴唇淡白无光泽:提示脾气血虚:“脾其华在唇”,如果脾的气血健运,嘴唇就是红润而有光泽的、并且肌肤有弹性良好;如果脾气亏虚,嘴唇就是一种淡白没有光泽,甚至萎黄的颜色,常常还有点脱皮。这时候,主要是健脾益气生血来进行调理。如红枣桂圆汤就是不错的食物。

4、鼻翼发红:提示脾胃有热:因为足阳明胃经“挟鼻上行”,所以,如果鼻翼发红,一般提示脾胃有热。这时候,可能也会有其它口舌生疮。口干便秘的表现。理当清胃泻热来调理调理,如茅根汁、金银花茶都是很合适的;同时也可以配合按摩内庭穴(在足第二趾、第三趾趾缝之间)。
5、黑眼圈:提示脾胃血气浑浊:虽然黑眼圈和肝的关系更密切一些。但不能忽视的是,足阳明胃经正是从下眼睑的承泣穴始发,于是,眼袋就成了胃经的起始点,也容易反应脾胃的血气状态。黑眼圈主要提示血气不清,气血状态浑浊(并非肉眼看到的浑浊,而是指气血运行的状态)。

比如熬夜的人出现黑眼圈,精神状态首先就变差,这就是一种气血浑浊的表现。这时候的调理,应该尽可能地释放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保持心情的舒缓,做到神清气爽,气血自然就慢慢恢复了。饮食上,可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能量食材,如蛋类、鱼类等等,控制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取。
总之,如何做好脾胃的保养,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理:理清脾胃关系,弄清主次才能做好防治。
脾胃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二者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只有合作才能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也就是接受食物、盛纳食物,“腐熟”是指胃有初步消化食物之功能。

经胃腐熟后的食物分为“清”、“浊”两部分。其清者为津液,由脾吸收运化送至全身各处。故有“脾为胃行其津液”的说法;其浊者,由胃下行至小肠,再行进一步消化。脾主运化,主要指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的过程。
所以,脾胃之间的关系需要理清,才能发现更偏重于哪个方面。一般进食方面以胃为主,营养吸收方面以脾为主;
2、 同:脾胃有问题,一般不分彼此,同时治理。

因为饮食消化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却由脾胃两个脏腑来完成。脾主运化,当脾有点问题时,即使胃非常正常,机体获得的营养物质也不能保证;胃出现问题,即使脾的运化再正常,也没有食物营养可供“运化”。因此,我们可以把脾胃当作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来看待。
3、 防:慢性胃炎,多数脾虚,重在调理
无论是脾的运化还是胃的腐熟,一旦受损,调理起来都是比较长的过程。比如现在很常见的慢性胃炎、胃溃疡,都需要较长时期、花费很多精力才能处理好。所以,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脾胃的问题,应该以“防”为主。

因为脾胃不好主要由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吃太多生冷、精神压力大这些行为造成。所以,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食宜温软”、“吃七分饱”都是“防”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