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643阅读
  • 2回复

[分享]冬天手机耗电快、失灵?这几个手机保养的小技巧,让手机多用几年!

楼层直达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6511
飞翔币
211586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16284
信誉值
8


小伙伴们有没有发现,一到了冬天,当天气非常冷时,手机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比如电量咔咔掉得贼快,无缘无故自动关机、死机,充电变慢,触屏失灵等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手机也会被冻坏?今天就为大家一一解惑。

我们知道手机怕热,但其实手机也一样怕冷。首先来看一下手机对温度的要求:
  • 理想使用温度:16℃-22℃
  • 正常工作温度:0℃-35℃
  • 可存放的温度范围:-20℃-55℃

可存放的温度是手机能够适应的环境温度,各大手机品牌的耐温性存在差异。
苹果手机一般在-20-45℃之间,华为在-10-55℃之间,小米在-30-50℃之间,OPPO在-10-45℃之间,Vivo在0-40℃之间……

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手机的正常运行,一般当温度接近0℃时,手机电池的性能会下降,有可能出现操作失灵、充电难的现象,甚至可能导致手机进入自动冻结状态,也就是自动关机。
同样地,一般当手机温度超过40℃时,手机就会因散热困难而出现卡顿、运行慢等状况。

低温为何会导致手机耗电快、充电慢、自动关机?
现在多数手机的电池都是「锂电池」,其工作原理是内部的电解质通过化学反应的变化,在正负极出现电势差从而产生电流。
在低温环境下,电池里的电解质流动速度变慢,影响了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转移活性,导致电池电流充放电的性能下降。电池产生的电流变小了,手机耗电加快;同样地,充电电流变小,充电速度也下降。

此外,不同手机的气温保护机制存在差异。除了表现在耗电快,有的会出现屏幕失灵,或者自动关机的状况。不过,一般在低温环境下自动关机并不是因为电池完全没电,而是电池有电却不能正常释放出来。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无论什么手机都抵御不了低温带来的影响,出现这些状况是通病,技术上很难避免,但是,如果让手机温度恢复到常温,就可以解决啦。这里给大家奉上一份冬天手机保养的小贴士。

1、贴身口袋、包包、手机壳保温


冬天外出时,建议把手机放在贴身口袋,或者包包等暖和的地方,也可以给手机配一个保暖的毛绒手机壳,以避免手机温度过低引起各种状况。
如果手机自动关机或者屏幕失灵,不要慌,先把手机捂热了,再试试开机哦。


2、雨雪天室外尽量少用手机


尽量不要在雨雪环境下长时间使用手机,一方面可能会导致水汽进入手机内部,引起电路板故障,另一方面低温会导致关机死机、耗电快、充电变慢等问题。


3、温差大时不使用,自动关机后回室内不要马上开机


温差较大时,比如从室外回到室内,不宜马上使用手机。尤其是当手机在低温环境中自动关机,回到温暖的室内时不要马上开机,也不要让手机快速回温。
这是因为温差的骤变会使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并进入手机主板中,很有可能导致电路板故障,对手机元件造成损害!所以,要等手机温度恢复后再开机。


4、贴手机膜防静电


冬天天气干燥,手机与物品摩擦时容易产生静电,即使很多手机屏幕表面都会经过一定的抗静电处理,静电大时也可能会击穿屏幕而产生“坏点”。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贴膜改善,可以考虑给手机贴个能防静电的钢化膜。会手工的朋友可以用超细纤维无尘布制作一个手机套,超细纤维无尘布有不错的防静电和防灰尘的作用哦~


5、手机充电时取掉手机壳


手机充电时会产生热量,戴着手机壳不利于手机散热,手机发热就会影响到整个手机里的零部件,严重的还会烧坏手机,所以建议大家先取下手机壳再充电。


6、开启省电模式


在低温环境中,可以开启手机自带的省电模式,降低功耗,达到省电的目的。

7、调低屏幕亮度


其实屏幕才是手机的“耗电大户”,为避免耗电过快,可以将屏幕亮度调暗一点。

总而言之,冬天别只顾着自己保暖,要记得别让手机冻着,否则手机容易损坏哦~
关键词: bot 手机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srwam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710062
飞翔币
170
威望
25627
飞扬币
3206927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1-04-18
来看看
srwam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710062
飞翔币
170
威望
25627
飞扬币
3206927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1-04-18
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