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分一秒的陪伴,累积成我们不可替代的情感。”——佚名
情感,是人宏观上的感受。
它可以简化为某种喜欢,喜欢、讨厌或无所谓的态度。人在大部分情况下就处于这种简略的处理模式中,仅仅依照喜好来确定持有的情感色彩。
真正的情感深埋在内心,是一种时间的累积和沉淀。这种感受不可能总处于触发状态,因为一旦触及犹如洪水决堤,不可阻挡。
01
除了理智,我们也依靠情感来处理日常的生活。所以人的情感必须演化出一套快速处理的机制,对事物做出快速的情感判断。
例如愤怒。愤怒的情绪意味着自我设定的某些底线规则被对方的言行触及,情绪优先于理智给出决策。一个人被激怒时,总是意味着他(她)的自尊心感受到了威胁和挑战,迫使他(她)不得不采取行动来反击。
情绪,大体上就是这样一套行动准则。我们无法准确判断一个人会在何时抛开理智而“感情用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情绪的释放是一种原始的冲动,这种冲动是人的本能。
02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和人的冲突变得越来越缓和,我们不需要像远古社会那样与对手以命相搏来换取生存的空间,于是“情感”这个词也随着人际关系原则的变化改变了侧重点,甚至衍生出了新的形式。
情感逐渐摆脱了即时反应的必要性,转向了更加细腻和深奥的层面。
我们现在提及“情感”时,更多是指人在记忆里沉淀下的经历和这些经历所代表的情绪反应。
酒是越陈越香的,情感也是如此,与即时的情绪相反,深刻的情绪反应一般都被小心翼翼地埋藏着,只在夜深人静之时偶尔翻阅品读。
03
曾经看过一个以“寻人”为主题的综艺节目。节目的初衷是为有故事的人,寻找令他们念念不忘,却又已经失散的人。有的嘉宾来找自己的初恋,有的嘉宾来找自己的战友……。
可见有些人和事,虽然早已成为过往的历史,但这种历史却在当事人的心中纠结成了一个结点。这种结点并不因为时间的冲刷而变淡,反而变成了人生非常想要解开的心结,落地生根,发芽成长。
无论最后节目组是否圆了嘉宾的梦,一旦有机会,这种内心的情感便会喷涌而出,就像在洪水中努力想要抓住一根浮木一样,深刻的情感就是这样浓郁,这样挥之不去。
04
如果我们探究这些情绪的根源的话,便会知道任何心结的核心都是人和人的关系。
人和人的关系的核心,就在于曾经一起经历过一些事情,如果要用再凝练一些的语言的话,这个词就是“陪伴”。
当人的情感由粗糙走向细腻之时,比如会对曾经的陪伴有所感怀。
无论是对故土的思念,对玩伴的记忆,对同学的回忆,对朋友的依恋,对恋人的情愫,对父母的感恩,对子女的牵挂……,所有的情感都是因为曾经有过的“陪伴”。
05
一叶知秋,人之所以可爱,正是因为内心中已经沉淀和正在形成的这些情感。
当一个人为了什么而动情时,我们便也就见到了他的品性和为人。有情生命,有情生命,人活一辈子,难道不就是活这一个“情”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