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这个曾经的支柱性产业,圆了无数人的造富梦。真正赚的盆满钵满的是炒房客,自住者只是账面财富的数字变化而已,伴随而生的也只有自豪感和优越感的增加而已,但凡普通人的表现受其影响都很大,顶着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的名头,即便是过着拮据的生活,那种高贵身份的气质也会写在脸上。

然而2021年的秋风却透出缕缕寒意,楼市春风不在,春去秋来,岁月轮回,楼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寒潮。年内420条楼市调控政策的密集出台,叠加供过于求的市场,整个楼市拐头向下,甚至许多三四线城市出现了快速下跌,当地政府不得不出台限跌令,楼价不得低于备案价的85%,降价幅度过大的开发商屡屡被约谈,楼市暂时横盘。

其实,稳中有降是大局观的需要,对大家都有利。15%的降幅对刚需来说也是非常大的实惠了,100万的房子80多万就到拿到手,省的可是真金白银。当然了改善性购房者也可以等一等,一两年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也许比今年更低,也许横盘,微涨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大涨大跌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无房者当然是希望花更少的钱购房,期望楼价下跌幅度越大越好。但是真正出现大跌对谁也没有好处,因为房地产是一种特殊商品,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链条太长,即使普通人也会被波及。房价低了同时我们的收入也低了,甚至是失业了,这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

咱们的经济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脱虚向实稳步推进,国家振兴实体经济的决心坚定不移。目前楼市在经济发展中仍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大起大落不利于经济从房地产转入实体经济。大跌可能导致按揭断供、房地产商破产、烂尾楼增多等等不良现象。影响金融稳定、大家就业等等方方面面,破产烂尾给购房者造成的损失更大。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过渡,熬过转型阵痛期,实体经济拥有了绝对话语权,房地产经济退而求其次,房子只是为居住需要而建设,供需对接,政策协调人人买的起房,一个良好的惠民房地产市场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