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月17日,当李昊桐在索尼公开赛争冠行列,却离领先者比较远的时候,一个话题再次出现。他可以通过一个好名次获得美巡特别临时会员身份!
不管愿望美好不美好,其实从这些年李昊桐,以及多年以来所有中国选手的情况来看,想要获得这个身份并不容易。
要了解这一点,首先要了解美巡特别临时会员身份有什么作用。
按照美巡赛的规定,像李昊桐这样的非会员,一个赛季只能在美巡赛上打12站比赛,其中持外卡参赛不能超过7站。
可是一旦李昊桐的非会员联邦快递杯积分数等于了上个赛季积分排名第150位选手,他可以
申请成为美巡赛特别临时会员。到那个时候,他的上述限制都会解除。
听上去是不是特别美好……可想要在有限的比赛中拿到足够的积分,这本身就是一件难事。为什么?因为美巡赛的外卡从来就不好拿,即便你是世界前50位的选手。
2017年到2019年是李昊桐最辉煌的一段时间,他长期处于世界前50位之中,最高时达到过32位。以下让我们看一下他的美巡参赛情况。
2016-17赛季:3场大满贯+1场世锦赛+1场常规赛=5场
2017-18赛季:4场大满贯+1场球员锦标赛+4场世锦赛+3场常规赛=12场
2018-19赛季:4场大满贯+1场球员锦标赛+4场世锦赛+3场常规赛=12场
通常情况下,大满贯、球员锦标赛、世锦赛(汇丰冠军赛除外),一个中国球员都要通过硬实力才能获得参赛资格,像李昊桐要不是通过世界前50位,要不是通过欧巡赛排名获得。
余下来的常规赛,不能再明显了,李昊桐远没有达到7站的上限。事实上,李昊桐参加帕尔默邀请赛、纪念高球赛也不是通过的外卡,而是要不进入世界前50位,要不是总统杯国际队成员。因此李昊桐在最巅峰的时候能得到的美巡赛外卡也不过一个赛季1、2张而已。
为什么美巡赛的外卡那么难得呢?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将美巡赛分为有外卡赛事和无外卡赛事,像季后赛、哨兵冠军赛是完全没有外卡的赛事,而世锦赛中,通常只会给举办国的球员外卡,比如世锦赛-汇丰冠军赛和世锦赛-墨西哥锦标赛。
接着四大满贯的主办单位分别是奥古斯塔、美国职业高尔夫协会、美国高尔夫协会以及R&A,他们都自行决定外卡,而他们是很少发外卡的。奥古斯塔给张连伟、梁文冲发过外卡。
现在剩下了像索尼公开赛这样的常规赛事,通常情况下,赞助商拥有8张外卡。可是这些外卡也不是乱发的,美巡赛给这些赛事有建议,两张外卡要发给没有进入阵容的美巡赛会员,两张外卡要发给光辉国际巡回赛的毕业生。
而剩下的四张,理论上是没有限制的,但是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元素:
(1) 球员来自赛事举办城市,也就是说他在当地很受欢迎;
(2) 顶尖的业余球员,通常在赛事举办地读大学;
(3) 赛事的前冠军,而且当地依旧对他感兴趣;
(4) 赞助商赞助的球员,或者有关系的球员;
(5) 曾经是明星,现在正处于低谷,失去了巡回赛资格,可是仍旧能吸引大众;
换句话说,你获得外卡进入了阵容,可以给赛事添彩。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选手出了国门之后很难获得外卡的原因,除非这些赛事或者其赞助商很想要打开我国市场,希望在这里得到曝光,比如索尼。
回头说到李昊桐,正如新浪高尔夫作者大麦2019年所撰写的《李昊桐如何能获得美巡赛参赛资格?有三条路可走》所阐述的,他放弃了最容易进入美巡赛的道路(光辉国际巡回赛),选择了中国选手从来没有走通过的从欧巡绕行美巡的艰难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