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EOS R3是目前佳能专微相机中定位最高的产品,尽管佳能一再宣称这并非是旗舰级产品——从命名就可以看出来。但是真的去横向比较,佳能EOS R3的参数其实是胜过曾经的旗舰机单反EOS-1D X Mark III的。
对于佳能EOS R3来说,单看参数最大的亮点其实是在其性能方面。所以我觉得佳能在产品布局方面已经和曾经的单反时代有了明显的区别。
下面我们来看看EOS R3这款产品吧。
外观
EOS R3是一款“方块机”,就是机身和竖拍手柄集成一体化的相机。对于这款相机的定位来说——尽管不是旗舰也绝对是顶尖专业级别的,这样的设计其实更好,也符合专业相机品牌从单反时代过来的习惯。如果没有集成竖拍手柄而是后配,可靠性方面会差一些。
我相信即使是2022年了,还是会有人说“这么大的机器怎么叫微单”。这个真的是一个非常无聊的话题,但是我觉得正好可以借这篇文章好好解释一下。
在微单相机诞生初期,命名法是非常混乱的。有叫无反的(无反光镜相机),有叫单电的(单镜头电子取景相机)。后来索尼取了一个名字叫微单,意思是微型单反——是的,你没看错。微表示小巧的,单表示像单反一样的相机。索尼在早年一直希望在单反领域可以分一份市场,可惜佳能和尼康占得死死的。所以那时候有蹭单反的意思。
同时微单在早年压根就没打算进入专业领域,所以面对普通消费级市场的时候,只能去突出“微”——小巧,这也算是明智的市场策略。
后来因为这个名称朗朗上口,相机市场里约定俗成来称呼这类相机。以至于后来奥林巴斯也这么叫。然后奥林巴斯突然发现索尼去注册商标了,又改口叫自己是“微型单电”。
尼康才有意思呢。那时候尼康发布了1英寸传感器的小微单,但是其正式名字是——“尼康先进可换镜头相机”。想不到吧?
单电、无反、微单、微型单电、尼康先进可换镜头相机……叫什么的都有,那叫一个乱。作为当年大媒体的编辑,我需要在文章中非常严格地写出这些名称。要不然会被厂商投诉的。但是在一般场合,我和所有人一样,也就约定俗称叫这类相机微单了。
索尼尝试注册微单为商标最终也是因为微单在民间叫开了,所以没注册下来。看明白相机领域没注册下来!
记住,别再“教育”我这样的老编辑作者,"微单被索尼注册了,别的相机不能叫"。自己去查查注册下来没有。搞得一个一个跟懂王似的。
所以微单这个名字,大家发现没有,有一个问题就是一开始就是为了表达我们是非专业的,所以小巧。那时候微单并不敢去触碰单反的专业度。
我在很多年前就认为只要微单发展全画幅的产品,就完全可以和单反一样走专业路线,没必要强调自己小巧。而走了专业路线,机身镜头势必小不了——毕竟135全画幅作为传感器,相机和镜头就小不了。这个名字起得其实没啥骨气。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叫开了,大家都习惯了,就当个代号吧。看明白上文了,还非要说微单必须小巧的,您就边上稍稍,自己哪凉快哪呆着去吧。
就算是奥林巴斯那个M43的小底,要是把镜头做成和135全画幅有同样素质的,也和全画幅镜头一样大,这是改变不了的。机身小那么一圈,没什么用。
佳能为了表达EOS RF卡口的专业度,将这类相机命名为专微。
回到佳能。真的要说体积,佳能发挥专微相机法兰距短的优势,已经把很多镜头做得非常小了。
左边是挂着RF15-35mm F2.8L IS USM的EOS R5,右边则是挂着RF 70-200mm f/2.8 L IS USM的EOS R3。RF 70-200mm f/2.8 L IS USM的小巧体积,挂在EOS R3上还真的是特别和谐。
我已经使用了一年多EOS R5了。我在第一次使用的时候,是半夜拍彗星。当时没有任何时间先去熟悉EOS R5,凭借多年对于佳能EOS 5D系列的使用习惯,以及触摸屏,完全没有任何卡顿地使用了EOS R5。
但是那毕竟是拍摄风光,相对来说从容很多。而我第一次使用EOS R3也没有任何熟悉过程,就去街上扫街了。
EOS R3的操作感受虽然和EOS R5一样都是佳能专微的味道,但是还是有明显不同的——主要在回放键位置。EOS R3有着更多佳能单反EOS-1系列的操作感觉。
首先佳能EOS R3采用的是佳能专微的3拨轮(转盘)结构,可以分别控制、光圈、快门、感光度、曝光补偿这4者中的3个。
之前和使用佳能的朋友聊起相机,每每我说到佳能相机最大有点就是好用,大家都是频频点头。
所以除了在最开始按回放键我还是需要一下适应,基本上佳能的所有按钮都可以盲操作。着急慌乱的时候,还可以按一下Q键,通过触屏解决大部分问题。
大家不用担心上手的难度,我觉得就算是新手,EOS R3这样按钮多的相机,也会更加友好。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我一直以为眼控对焦调节是在AF紫色菜单区域调节。其实是在黄色的设置菜单区域里面。而且在使用眼控对焦之前一定一定一定要先校准。因为这是针对每个不同的人的眼睛,要有不同的校准。
此外有了旋转屏的专业级相机我觉得更好。因为太方便了。这个观点,我也是强调很多年了。
画质
如果我们将EOS R3定位于一台高速度相机,那么你会觉得2400万像素相比之前EOS-1D X Mark III的2000万像素级别,还是有明显的参数进步的。
当然啦,相比其它两个品牌旗舰级产品的高像素,EOS R3的像素还有一定差距。但是EOS R3毕竟不是旗舰级产品,而是一个专攻高速的相机,这一点与索尼的A9系列有一些相近。
虽然像素称不上高,但是画质非常好。
这是使用RF 70-200mm f/2.8 L IS USM镜头,F8光圈、感光度ISO100拍摄的照片。
这是100%截图画面中心区域的位置。我们可以看到有着非常好的画质表现。
到了画面的边缘,画质也很好。
像素针对的是最终的输出,简单说就是最终能打印多大的照片。高像素其实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前期拍摄有不满意的,可以后期裁切二次构图。
然后再来看看高感表现。我在同一个位置拍摄了一组照片。
ISO 100
ISO 200
ISO 400
ISO 800
ISO 1600
ISO 3200
ISO 6400
ISO 12800
ISO 25600
在ISO 100-800这样的档位上,画质可以说还是非常细腻的。锐度保持非常好,细节满满。甚至连噪点都不明显。
在ISO 1600-6400这样的档位上。可以看到明显的噪点,随着感光度增加越来越明显。但是让人很欣喜的是,锐度几乎没有明显下降,而且细节也没有明显损失。
这是非常难得的。
ISO 12800噪点近一步明显,而且细节丰富的区域开始有细节明显的损失了。但是锐度依然保持很好。能够有这样的表现,是我之前用过的相机没有出现过的。
ISO 25600,可以感觉到明显的锐度下降了。但是一般来说,在这个档位上,我们会发现画面中出现严重的色彩偏移。这个在EOS R3中没看到过。不容易啊。
有着非常好的高感表现,其中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在暗光的时候,可以玩命调高感,以保证极高的快门速度。
比如当天,我开着车从长安街驶过,我子在后排想拍摄天安门。因为我的车是行驶的,所以让她将快门速度锁定在1/1000秒。
这样感光度就需要ISO 12800。我觉得表现非常出色。
我相信更多的EOS R3用户会有在暗光中拍摄高速运动的目标,那么凝固瞬间,可以放开了用高感。
对焦与连拍
佳能EOS R3有着可以说现在最强的自动对焦
系统。
第一次给我明显感受就是,有一天我在前门附近溜达,随便拍拍。突然画面中然出现了一只飞起的喜鹊。然后相机自动就对焦上了。我几乎是条件反射地按下了快门。
大家可以去拍一次起飞的鸟体会体会。速度非常快,几乎没有任何给你调整的时间。这时候只能无限相信相机。
这算是针对突发事件的对焦。但是一般来说,我们都是有预判的。
在西总布胡同,我想拍摄一张日落之后夕阳余晖打在远处的尊和国贸上。而近景则是传统胡同,还挂着过年的红灯笼。这边拍摄的人很多。只能躲开,但是街面上还是比较乱,需要一个明显的元素来淡化比较乱的街面。
如果我有谷爱凌那样的姑娘,我一定让她在街上给我当个模特。可惜我没有。所以我决定要找一个很生活化的人物,比如骑车回家的人。
当他出现之后,我就在取景器中一直看着他。连续对焦,焦点也一直锁定在他身上。
拍摄过程非常简单。
这时候光线已经比较暗了。但是毫无对焦的压力。准确,快速。这张100%局部截图,我们可以看到人物清晰的轮廓。
而到了更暗的场景,才能更深刻体会到暗光中EOS R3的对焦能力。
和EOS R5一样,EOS R3也可以直接对星空对焦。这个对于星野摄影是非常重要的。
想想曾经拍摄星空,需要调节到手动对焦,然后拍摄试试,回放判断是否对焦准确。对焦的时候往往需要放大画面,让星星变化到最小的时候。不算是特别麻烦,但是还是费时间,考验耐心的。
直接可以对焦星空,是多好啊。而且相比EOS R5,EOS R3的对焦速度更快,更干脆。
EOS R3的高速度必须要有高速对焦的表现。同时,也要有高连拍速度的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