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364阅读
  • 10回复

[转帖]3首优美动人的中秋节唐诗,情景交融,千年后让人惊艳

楼层直达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6380
飞翔币
211582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15652
信誉值
8


第1首,《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知称玉人临水见,可怜光彩有余清。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戎昱。
戎昱是一个多情的诗人,当年他凭借一首“好去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从上司韩滉手中拿回了自己的宠姬,一时传为佳话。
而且,戎昱又用一首“宝钿香蛾翡翠裙,装成掩泣欲行云。殷勤好取襄王意,莫向阳台梦使君”从上司于頔手中拿回了自己的另一个宠姬,堪称为情而写诗的“情种”。


我们来看戎昱这首中秋诗,同样感受到戎昱充沛的情意。前两句开门见山,直接写中秋月,直接写因为月光而产生的倚槛之情。
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这两句真是写中秋节的绝唱,漂亮极了。人虽然不在一个地方,但是抬头所见,却是同一个月亮,感受着相同的皎洁月光。
更何况,今天是八月十五,是一年中月亮最圆月光最亮的时候,更加让人思绪绵绵,赏玩不已。
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这两句写桂花飘香,体现中秋节特有的氛围,算是老生常谈的东西了。
最后两句借助美人来形容月光的魅力,指出赏月之依依不舍,留有无限情意,尽在不言中了。


不得不说,戎昱真是一个情种,光是这一句“万里此情同皎洁”,便可以感受到他内心中澎湃的情意。
第2首,《中秋夜泊武昌》:两城相对峙,一水向东流。今夜素娥月,何年黄鹤楼。悠悠兰棹晚,渺渺荻花秋。无奈柔肠断,关山总是愁。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女诗人刘淑柔。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如果有可能,大家都希望一家人聚在一起,一起感受同一片月光。
只可惜,事与愿违,许多人的中秋节未必能够与家人在一起。就像这位女诗人,中秋夜还在漂泊的路途中,在船上感受月光,在月光里尽情宣泄着思念之情。
一水向东流,水之流动正是思绪之起伏,无限幽怨之情都在其中。
今夜素娥月,何年黄鹤楼。看到这两句诗,很难不想起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月与人是一种奇妙的谐和关系,人在孤独痛苦的时候,最喜欢对着月光倾诉。月色如此优美,而人充满了忧伤。


今夜的月光,洒落在江中,而女诗人在船上,眼望着荻花,思念着家乡,感受着寸寸柔肠断的心情。
许多时候,拥有了并不在乎。
就像很多人,现在并不怎么重视中秋节。因为现代交通便捷,通讯便捷,并不会发生像古代那样一年半载断绝音信的现象。
可是,假如真的一年半载见不到家人,见不到思念的爱人,那么这份痛苦与古人并无差别。
就像现在很多人,就算过年也因为种种原因没法回家,更别提中秋节了。
所以,看着这位唐代女诗人在中秋节的忧伤,现代人也能够产生共鸣,感觉这首诗真是情景交融的佳作。
第3首,《中秋夜君山台望月》:大堤花里锦江前,诗酒同游四十年。不料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见当天。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涉。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和朋友一起在洞庭湖的君山台赏月。


如果说前一首诗的水上月光略显忧愁,那么这一首诗的水上月光就极尽美丽。
诗人感叹说,与朋友四十年里游遍花花世界,过了40个中秋节。但是,这辈子遇见的最漂亮的明月,最难忘的中秋节就是在洞庭湖上的今夜。
洞庭湖上见当天,7个字突出了诗人对于洞庭月色的赞美之情,也展示了诗人无限欣喜之情。
良辰佳节,又遇上这样的美景,当真美不胜收,喜不自禁啊。这份欣喜也随着时光,传递到千年后的我们心中,让人惊艳无比。


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中秋节的诗词呢?你们自己创作过诗词吗?欢迎留言哦。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飞扬币 +50
爱我中华 飞扬币 +50 2022-09-09 社区因为有您的参与更精彩!
关键词: bot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srwam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710062
飞翔币
170
威望
25627
飞扬币
3206927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22-09-11
欣赏一下
srwam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710062
飞翔币
170
威望
25627
飞扬币
3206927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22-09-11
来看看
级别: 终身优会
发帖
250206
飞翔币
48308
威望
39522
飞扬币
886627
信誉值
30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2-09-10
路过飘过。
级别: 终身优会
发帖
250206
飞翔币
48308
威望
39522
飞扬币
886627
信誉值
30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2-09-10
随便看看。
级别: 终身优会
发帖
250206
飞翔币
48308
威望
39522
飞扬币
886627
信誉值
30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2-09-10
了解一下。
级别: 茶馆馆主
发帖
618068
飞翔币
215450
威望
3961
飞扬币
3145033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2-09-09
长知识了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83905
飞翔币
253151
威望
224883
飞扬币
2707089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2-09-09
不错,了解了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83905
飞翔币
253151
威望
224883
飞扬币
2707089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2-09-09
也就看看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83905
飞翔币
253151
威望
224883
飞扬币
2707089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2-09-09
来看一下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6380
飞翔币
211582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15652
信誉值
8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2-09-09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欢迎关注槐序,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

- 引言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时光如惊鸿照影,一晃就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有很多习俗,比如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酒,但一定是少不了赏月的。

望月怀远,睹月思人,月亮总是能承载很多复杂而又美好的情感。

如同刘子翚在诗中所言: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

也或者李白的酒后抒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曾经有人问过,每年都有中秋,这些节日过来有什么意义?

第一,中秋节又名团圆节,是温暖亲情最好的方式,无论异乡漂泊的脚步走出多远,我们都有家可依。

正如杜甫在诗中所写: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第二,每一个节日都是对过去的总结,人若不回首来时路,便会失去对未来的方向。况且,月亮可寄相思,如同张泌的诗: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而花好月圆,是每个心有柔情的人共同的期盼。

今天我们欣赏两首和中秋节有关的古诗词,感受一下古人的秋夕情怀。

- 中秋诗文赏析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因为中秋节在唐代才正式开始盛行,所以之前感怀中秋的诗文并不多,通常都是单纯对月亮的描写。

到了玄宗年间,中秋节就作为全国性的官方节日来庆祝了,所以从那开始才涌现出大量关于中秋节的诗篇,而王建这首《十五夜望月》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这首诗无论是从文笔还是意境上,都可谓是前无古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建在中秋之夜与好友杜元颖小聚时所作,原题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并且注解为“时会琴客”,说明诗人作此诗时,友人可能抚琴相和,所以意境就更加优美了。

诗文大意为:

月光抛洒在庭院的地面上,像落雪后一样明亮,树上栖息着几只鸦雀,秋露悄悄地打湿了桂花,为中秋之夜添了几分寒气;

今天晚上的人们都会仰望星空,欣赏着悬挂在穹顶的皎月,也不知道这份深深的思念,会随着月光落在谁家?

在这首诗里,诗人描写了圆月、清辉、鸦雀、秋露、桂香,以及隐藏的琴声,颇有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之感,又能让人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可以跟随诗人的笔触去联想一下:

明月当空,月光洒满一地,树上的鸟儿已经入眠,秋露渐渐生寒,在桂花浓郁的芬芳中,诗人铺好了笔墨纸砚,落笔成章,友人抚琴相伴,间而小酌一杯。

这样的情趣更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遐远。

可就是在如此的良夜里,遗憾的是思念的人却在远方,抬头仰望,诗人用一个疑问句慨叹,不知道今晚的万千思念,又会被谁所知。其寓意是一种美好的愿景,希望月亮能代替离人传达。

而这些都是在诗文之外隐现的,心理活动很细腻,所以说这是一首极佳的诗作。

- 苏东坡笔下的秋月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

苏东坡这首词,作于1076年中秋,当时他在密州任知州,序中言兼怀子由,说明并非单独写给苏辙的。

并且作词时,苏东坡已经大醉,参考词文内容,更说明他还有其它烦心事。

中秋佳节能有什么事可让自己烦心的?无非就是怀人。

犹记得,公元1075年乙卯正月二十日,同样也是一个夜晚,苏东坡梦中醒来,写下了那篇著名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那是他为悼念亡妻王弗过世整十年所作。

所以这首《水调歌头》无论是写给谁、因谁而写,其中一定有他对王弗的思念之情。

诗词大意可粗解为:

像中秋这样皎洁的明月何时还能再见?我举杯问苍天,不知九霄云外的月宫,今天会是什么日子。想借着东风上去看一看,又担心楼宇太高经受不住寒气。起身轻舞,在月光下踩着自己的影子,冷清的月宫又怎么比得上人间烟火;

月影移动,转过了红色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格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猜想明月该不会对人间有抱怨的,可为什么却总是在离别之际才圆呢!人生的悲欢离合本就是寻常之事,如同月亮也会有阴晴,想要兼得难上加难。

唯祝愿远方的人可以照顾好自己,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这轮明月。

苏东坡这首词太过于经典,不仅可以咏月,还可慨叹离别,甚至可儿女情长遥寄相思。

其中的每一句都可堪经典,所以说后无来者并不过分。

值此中秋佳节,也借子瞻之词,祝人间团圆,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一生所爱。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飞扬币 +50
爱我中华 飞扬币 +50 2022-09-10 您的帖子很精彩,感谢您的付出!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