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晨食壮火,午泄残精”,古人告诫的秋季恶习,尽早改掉千百年来,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种种俗语,谚语,即便是对于科技发达的现代人,也带来了非常多的启发。尤其是在养生方面,古人的智慧在现代尝试,往往能够起到非同一般的效果,以及产生意想不到的感悟。
如今正值秋季,参考古人的俗语养生,也是非常不错的一种方式,比如“晨食壮火,午泄残精”8个字,能够给予我们非比寻常的感悟和教诲。

其实这句俗语完整的版本,应该是“晨食壮火,午泄残精,阳衰命短”,意思是分别做了这两件事,身体阳气会慢慢衰弱,寿命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古人的这句谚语,主要是为了告诫我们,不要去做类似的事情,以免对健康造成影响。
那么“晨食壮火”和“午泄残精”分别指什么事情?不妨一一剖
首先是“晨食壮火”
晨为“早晨”,壮意思是“大”。所以这句谚语的本意,应该是“不建议早上吃火气较大的食物”,古人认为,晨起时为身体阳气最虚弱的状态,贸然吃火气较大的食物,造成身体阴阳波动剧烈,阳气的损失速度会变快,从而导致“阳衰命短”的情况出现。
而火气较大的食物,主要指的是难以运化,且油腻刺激的早餐种类,例如火锅、大鱼大肉、海鲜虾蟹等等,这些食物消化难度大,不仅会折损阳气,久而久之,也会对肠胃健康造成影响。
其次是“午泄残精”
顾名思义,指的是中午的时候,不要过度消耗身体残存的精力。
在午后的时间段,因为刚刚吃完午饭的缘故,身体的气血和精气会集中到脾胃运化,身体会出现短暂的虚弱状态。这也是为什么在吃完午餐后,人们普遍会感到疲倦的原因。
如果在这个时候消耗仅存的体力和精力,身体处于亏空和疲劳的状态,可能会损耗身体气血,并且对脾胃运化形成阻碍,长此以往,营养没有办法完全吸收,生命健康也会受到影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午后,适当地休息或者小憩一会,恢复和保留身体精力。
综上所述,“晨食壮火,午泄残精,阳衰命短”这句俗语,通过现代人的角度去理解,能够有不一样的养生感悟。调整早餐形式、养成午睡习惯,小小的习惯可能不知不觉中巩固了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