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久何当雨,深秋渐入冬~
时间过得飞快,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已经进入了11月。夹杂着寒冷的北风,日子一天比一天的冷,夜晚越来越长,枫叶也终于落下了枝头,这就是冬的前奏。所谓“秋收冬藏”,冬季来临,阳退阴生,生气闭蓄,万物都进入了“低耗能”的休养生息阶段。

但对于我们来说,冬季气候寒冷,寒气凝滞容易导致身体气血运行不畅,进而牵引旧病复发或加重。尤其是那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不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剧上升。所以护阳避寒是冬季养生中治未病、防病治病的关键。
冬季养生不迷茫,关键注意以下四点:
1、稳定情绪、保持平静
寒冷环境下身体的新陈代谢减慢,长夜会使大脑的松果体褪黑激素分泌增强,进而影响人的情绪。但光照可抑制它的分泌,所以可以多多晒太阳。帮助保持精神安静,遇到不顺心的事,尽力保持平和的心态,学会调控不良情绪。
2、保持充足的睡眠
睡眠是最好的休息,在这个最适宜修养的季节,早睡早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早晨不宜起得太早,也不宜太迟,太阳就是我们最好的标杆,太阳升起也是我们起床的时间。当然如果这天正好不用上班,那适当睡个懒觉也是可以滴。

3、适当运动
冬天寒冷导致新陈代谢减慢,适当运动可调节身体代谢功能。平时不运动或者运动少的人,可以进行一些舒缓的肢体伸展运动、慢跑等;有规律运动习惯的人可根据自己平时的锻炼习惯与强度进行调整,但不宜长时间高强度运动。老年人外出锻炼的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起得太早。因为早晨气温低,血压易升高,心肌耗氧量也增加,此时晨练易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溢血等意外情况。太阳升起后晨练为宜。
4、饮食调养,温补为宜
为了更健康地度过冬季,饮食原则可遵循“多温热少寒凉”,适当温补适量增加蛋白质、脂肪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对抵御寒冷很有好处。可选择性甘、辛温的食材,如牛羊肉、韭菜、鸡蛋、鲫鱼、萝卜、南瓜、大枣、糯米、板栗等等,在日常烹饪菜肴时切记少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