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又是一年秋了,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
时间总是从我们身边溜走,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回顾一年时光,除了年长了一岁外,一事无成,每天在为梦想奋斗努力着,却不知何时才能看到梦想曙光。

一年的时间,就回家一次,在家呆了一个月,才有点时间陪伴家人,其余时间都是在为生存而奋斗,多少次被生活压弯了腰,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疗伤,天一亮,继续开始新的旅程。
小时候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总是在想,哪里的月亮都一样啊,我们头顶的都是同一轮明月,咋会有明亮之分,为什么说故乡的月亮更明更亮呢?等到长大离开家乡和父母后,独自在异地他乡才慢慢明白了,原来家乡的明月是父母,在父母身边的月亮永远是最明亮的,我们也是最踏实的,慢慢的,开始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不易。

白露是天凉的象征,也勾起了文人雅客的浪漫情怀。唐人李白写有痴情一片的“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唐人杜甫吟有乡愁浓浓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人秦观也诵有意境深远的“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而我们,最多的应该就是对家乡和亲人的想念之情了。
抬头看着天空高悬的明月,思念着远在家乡的父母,回望着过去的一年,想起了小时候,围坐在母亲身边,笑得无忧无虑,不为生活奔波,没有尔虞我诈的童年生活,想起了母亲亲手做的饭菜,虽不是山珍海味,却是我们一辈子最想的,想起了我们在夜色中玩耍的情景,那是我们一生中最美的时光,却再无法回头。

月光常会引人遐想,容易勾起思乡之念,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无论我们走到哪,故乡都是我们心灵的寄托,而明月,则成了我们思念故乡的寄托。
努力吧,所有还在为理想目标奋斗的朋友们,虽是一年秋来到,心中有梦也有家。我们虽不在父母身边,但亦在父母身边。天凉了,记得早晚多添件衣服啊,还有常回家看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