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285阅读
  • 9回复

[转帖]中国历史上消失的十大国宝之禹铸九鼎

楼层直达
z3960 
级别: 茶馆馆主
发帖
770593
飞翔币
207694
威望
215657
飞扬币
2511651
信誉值
8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曾经出现过无数的珍宝或是被记载于历史文献亦或是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传说,至今吸引着无数人探究。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禹铸九鼎”的故事,文中内容未经科学论证的内容可当故事来听。

传说中的九鼎

九鼎传说

提到大禹我们想到最多的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我国朝代始于夏朝,而夏朝的建立就是从大禹开始的。

禹铸九鼎其实源自于一个神话传说,传说禹治服洪水,并被推举做了天子后,就想到再给人民做些好事。于是禹想起从前黄帝轩辕氏功成铸鼎,鼎成仙去,何妨效仿黄帝将这许多金来铸鼎呢?后来一想 :"不好,果然如此,又要引起诸侯之责备了 。"后来又一想 :"我可以变通办法,何必一定要学前人呢?我铸鼎不一定为自己表功,而是为百姓所用,有何不好?"于是决定道:"我的意思,拿来铸九个鼎吧。哪一州所贡之金,就拿来铸哪一州的鼎,将哪一州内的山川形势都铸在上面。还有我从前治水时所遇到的各种奇禽异兽、神仙魔怪等,也一一刻出。

至于形象,我和伯益都有草图画出,一并铸它在鼎上。将来鼎成之后,设法将图像拓出,昭示给天下百姓,使他们知道哪一种动物有益,哪一种动物有害。免得他们跑到山林、川泽里去劳作,遇到不好的东西,自己也不知道,受了魑魅魍魉的害,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知利害。这样,岂不也是为百姓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情吗?"

施黯:"那么,这九个鼎重大非凡了 。"

夏禹:"是要它重大,越重大越不能移动它,这样才可以永久留存 ”

施黯:"这样大的工程,在何处铸造呢?是在都城之内呢?还是在都城之外呢?"

夏禹:"都城之外吧,选择那山川形势秀美、黎民有铸造技术的地方。具体在何处,汝自己选择适宜之地罢了 。"

大禹治水图

于是施黯领命,到伯益处取了《山海经图》,便去择地经营,悉心摹铸。

又过了几个月,已是夏禹在位的第五个年头,夏禹承帝舜之制,亦定为五岁一巡守。这岁是巡守之期,正月下旬动身。夏禹想起施黯铸鼎,选定的地方是在荆山之下,因此特地绕道前往视察。

这个荆山,据说就是今天禹西花石乡的荆山岭,当地群众从古至今擅长冶炼铸造。夏禹一行离荆山岭还有好远,就看见许多工匠师傅正在那里忙碌,绘图的绘图,造胚的造胚,锤炼的锤炼,设计的设计,非常紧张繁忙。

夏禹向施黯说 :"我听说这种金属类亦有雌雄之分,你最好选择雄金,铸成五个阳鼎;选择雌金,铸成四个阴鼎。五行阳法,四象阴数,这样方才完美。至于九州之中何州属阳,何州属阴,由你们自己去悉心研究、合理分配,我不再遥度 。"

施黯听了,只能受命。

禹铸九鼎图

过了两年,天上忽然发现一种怪象:一连九日,大白天都能看见太白星在天空闪耀。满朝大臣纷纷议论,都猜不出它是福是祸,忽然施黯来报:"九鼎铸成功了 。"夏禹大喜,知道太白昼见是为这个原故,便吩咐将那九个鼎都迁到夏邑来。人们这才明白,太白昼现,原来是九鼎铸成的征兆。这九鼎即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禽异兽。九鼎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阳城,借以显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大禹把九鼎称为镇国之宝,各方诸侯来朝见时,都要向九鼎顶礼膜拜。从此之后,九鼎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礼器至宝。那么这鼎如何一步步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了呢?

文献记载

禹铸九鼎最早的纪录可追寻至《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后来的《墨子·耕柱》中记载:“昔者夏后开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数百岁矣。”

《拾遗记》卷二载曰:"禹铸九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使工师以雌金为阴鼎,以雄金为阳鼎。鼎中常满,以占气象之休否。当夏桀之世,鼎水忽沸。及周将末,九鼎咸震。皆应灭亡之兆。后世圣人,因禹之迹,代代铸鼎焉。"

《汉书·郊祀志》:“禹收九牧(九州州长)之金,铸九鼎。”

再之后的《战国策》、《吕氏春秋》、《逸周书》、《史记》、《淮南子》、《新序》、《论衡》、《说文解字》等一大串文献中,也每每有相类似的记载。

历代沿袭

【夏】

大禹制成九鼎之后,九鼎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礼器至宝。后来夏都几经搬迁,九鼎也随之搬来搬去,九鼎就这样成了国家政权的象征。

【商】

从历史延续来看从商汤逐走夏桀后,取代了夏朝的地位也一并将九鼎迁至其都。因为商朝经常迁都所以鼎一直未动,直到盘庚定都于殷(河南商丘一代)后,九鼎迁移至此。

【西周】

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灭商纣王之后,曾公开展示九鼎。 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旦营造洛邑,将九鼎置于该城,并请成王亲自主持祭礼,将九鼎安放在明堂之中。 史记周本纪曾记载:“成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

【东周】

东周之后,周朝王室逐渐衰落,各诸侯开始觊觎王权。周定王时,楚庄王首次于洛邑"问鼎之轻重",被周大夫王孙满驳回。 后楚灵王一度也动心问鼎,因国内发生叛乱,未果。(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 )

秦惠王时,张仪制定策略,希望能夺得九鼎以号令诸侯, 楚襄王、齐国国王也希望争夺宝鼎。周赧王周旋于两国以及魏国、韩国之间,令其相互制约,得保九鼎不失。

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秦国攻占韩国重镇宜阳。秦武王大喜,引任鄙、孟贲一班勇士到宜阳巡视,然后直入洛阳,以窥周室。周赧王遣使郊迎,秦武王直接入太庙明堂中欲窥九鼎。秦武王围着九鼎观览一番,赞叹不已。秦武王指雍字一鼎叹道:"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当携归咸阳。"守鼎的官吏说:"此武王定鼎于此,未曾移动,每鼎有千钧之重,无人能举。"秦武王尽平生之力,将鼎抬离地半尺。正要迈步,不觉力尽失手,鼎坠于地,正压在武王右足上,喀嚓一声,将胫骨压断。众人急忙把他扶归公馆,秦武王疼痛难忍,血流不止,挨至半夜,气绝而亡。秦武王即位时曾言:"得游巩、洛,生死无恨。"今日果然死于洛阳 。

秦武王竟至周,而卒于周。其弟立,为昭王。

秦昭襄王在位时期,周赧王驾崩,周民遂东亡。秦取九鼎宝器,而迁西周公于惮狐。后七岁,秦庄襄王灭东周。

【秦朝】

秦灭周后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迁于咸阳。但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时,九鼎已不知下落。有人说九鼎沉没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地方,曾派人潜水打捞,结果徒劳无功。也有史学家认为,九鼎并非是九个,而是只有一个,因为代表九州,也叫九州鼎,简称九鼎。

亚洲最大青铜鼎

公园宝鼎

遗失探究

对于九鼎的下落,史学家众说纷纭不一而足。司马迁在他撰著的《史记》中,对九鼎的记叙,就有出入。如:在周、秦二"本纪"中说,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周赧王死,秦从雒邑掠九鼎入秦。但在《封禅书》中说:"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由此分析得出,九鼎在秦灭周之前,即"宋之社亡"时,已经不见;那么,前者所述秦昭襄王五十二年,秦从雒邑掠九鼎归秦,岂不是自相矛盾?东汉的著名史学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汉书》中,对九鼎之下落,采取兼收并蓄之法,收录了司马迁的上述两说,同时,又补充了一条史料,说是在周显王四十二年,即公元前327年,九鼎沉没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泗水之下。后来秦始皇南巡之时,派了几千人在泗水中进行打捞,毕竟是江水滔滔,无从觅处,只得徒劳而返。

其实从当时的社会状况来分析不难得出周王室的衰落,亦无力抵抗其他强大的诸侯国,正所谓君子无罪怀璧其罪,只要周王室拥有九鼎那么注定会麻烦不断,既然保不住那就毁了谁也别想要,所以有可能在周显王时就干脆下令毁了传世九鼎。这么大的鼎又是从大禹时传下来的至宝,选择沉江确实是个好办法,但沉江也会被别人捞出来。所以沉江只是一个障眼法,真实的情况很可能像三星堆器物坑类似,巨大的青铜器被肢解埋入深坑,等待周王朝复兴的那时再挖出来重新复原。

所以说,九鼎有可能还埋藏在中原某处,而秦昭襄王带回去很可能是个赝品,那么未来等待着考古界有朝一日能挖出传说中的九鼎也说不定,让我们耐心等待吧!

关键词: bot 神话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z3960 
级别: 茶馆馆主
发帖
770593
飞翔币
207694
威望
215657
飞扬币
2511651
信誉值
8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2-12-13

有着“中华第一鼎”盛名的司母戊鼎,在2011年3月底,经过专家论证改称“后母戊鼎”。原因嘛,后面再讨论,先聊一聊这个“鼎”字。


鼎,在古代是一种煮肉和盛放肉类的器具,最初是陶制的,由釜、陶支脚和灶组合而成,有三足圆鼎、四足方鼎之别。夏朝末期,青铜器开始出现,鼎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宗庙祭祀用的礼器。


在夏商周奴隶社会,鼎被专用于祭祀和宴飨,故有“列鼎而食”之说。相传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纹,以警惕百姓,防止被其伤害。于是,鼎又被增加了一重重要的身份,即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国灭则鼎迁,夏朝被商朝灭,九鼎迁于商都亳(今河南商丘),后迁于殷(今河南安阳);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今陕西西安),平王东迁,九鼎被迁于东周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阳)。春秋时期,周王室逐渐衰微,各诸侯势力日益强大,有了称霸中原的野心。“楚王问鼎”就是例证,于是人们便把建立王朝或定都中原称为“问鼎”。


《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鼎”的:“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泽螭魅挝W莫能逢之以协承天休(他凭借铸鼎十分和谐地接受上天的恩赐)。《易》卦:“巽木于下者为鼎(木头在下面燃烧为鼎卦),象析木以炊也”(象剖开木头用以烧火煮饭)。(zhòu)(大篆)以鼎为贞字凡鼎之属皆从鼎。”


“鼎”的特征是很大很重,因此又引申为“显赫”、“盛大”、“尊贵”之意,如我们常说的“大名鼎鼎、一言九鼎”等等。
秦汉以后,鼎的王权象征意义逐渐失去。到西汉时,伴随着佛教传入我国,鼎的形式得以延续,成为寺庙或大殿前的装饰物,又是焚香的容器。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时期的代表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吴玉瑶家农田出土的司母戊方鼎。当时正值抗战期间,恐日寇掠夺,加上鼎太重太大,移动困难,遂被村民又重新埋入地下。1946年6月抗战胜利后,大鼎重新掘出,但已失去一耳。同年10月,移至南京博物院。1948年,大鼎在南京中央博物院首次展出,轰动整个南京城,连日理万机的老蒋都亲自去参观,兴致勃勃的老蒋还在在大鼎前合影留念。老将败退台湾前,也想把大鼎带走,无奈太笨重,到最后竟忘记了,落在南京机场,后被解放军截获,转移至南京博物院。
蒋介石参观司母戊鼎

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一般指国家博物馆)建成,大鼎被运至北京,成为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直保存至今。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贵重文物,它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鼎,重达八百三十多公斤,大得可以做马槽,所以人们又喜欢叫它“马槽鼎”。
今天国家博物馆已经修复了鼎耳,鼎耳的侧面是首尾相接的鱼纹饰。正面是虎咬人头纹饰耳的左右是两只老虎,虎头绕到耳的上部张口相向,两虎之间是人头,好象被虎所吞噬。足上铸的是蝉纹,线条清晰。人们很好奇,这个虎咬人头纹饰所为何意,至今尚无定论。


有的说,老虎咬人表现君王的权威,有的说这代表商朝的活人祭祀,也有很多人相信,老虎咬的是巫师,以此表现通灵万物天人感应的能力。无论哪种解释,都给这尊大鼎增添了神秘和威武之感。
接着,考古学家在大鼎内部发现了三个铭文,“司母戊”。要知道,在母系氏族社会里包括商朝人们是没有姨妈这个概念的只有一个亲属称谓母亲的姐妹都叫“母“或”妇“然后用来名字或庙号来区分商朝君王一般以天干来取名。大姨叫”母甲“,五姨就叫”母戊“,商王武丁的妻子叫妇好,是个著名的女将军,又叫”母辛“,就是八姨。
引起学术界争议的就是这个“司“字。甲骨文是最早的成熟文字,但不完善,什么意思呢?就是它存在”镜像“问题,简单讲就是它可以正着写,也可以反着写。比如”人、石、尸、己、丑…..”等这些字方向有时朝左,有时又朝右。“司”和“后”也不例外,把“司”反过来写就是“后”。


所以郭沫若先生说是“司母戊鼎”也对,只不过到了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后母辛鼎,和司母戊鼎一对比,发现两者形制、铭文和纹饰风格一模一样。历史记载,妇好是商王武丁的一位王后,由此推断司母戊鼎墓的主人也是武丁的一位王后。而且司母戊鼎是商王祖甲、祖庚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礼器,这样反推,“司”应当是“后”,表示“王后”或“皇天后土”之意。
我们有时也很纳闷儿,这么重的鼎拿来煮食物,又用来祭祀,古人真是奇怪。其实不然,鼎虽然重,但寓意承诺不会轻易更改。古人以鼎煮食,承诺祭祀天地。而天地享受供奉,保佑子民安康,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之境界。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39314
飞翔币
229007
威望
224698
飞扬币
2477437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2-12-13
来看一下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39314
飞翔币
229007
威望
224698
飞扬币
2477437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2-12-13
也就看看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39314
飞翔币
229007
威望
224698
飞扬币
2477437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2-12-13
不错,了解了
srwam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642266
飞翔币
1796
威望
25327
飞扬币
2897690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2-12-13
来看看
srwam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642266
飞翔币
1796
威望
25327
飞扬币
2897690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2-12-13
了解一下
级别: 终身优会
发帖
234046
飞翔币
46762
威望
39497
飞扬币
755148
信誉值
30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2-12-14
了解一下。
级别: 终身优会
发帖
234046
飞翔币
46762
威望
39497
飞扬币
755148
信誉值
30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2-12-14
随便看看。
级别: 终身优会
发帖
234046
飞翔币
46762
威望
39497
飞扬币
755148
信誉值
30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22-12-14
路过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