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229阅读
  • 3回复

[网络文摘]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凛冬将至,心之所至

楼层直达
z3960 
级别: 茶馆馆主
发帖
770593
飞翔币
207694
威望
215657
飞扬币
2511651
信誉值
8

— 本帖被 任逍遥 执行锁定操作(2022-12-24) —

冬至,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通纬·孝经援神契》:“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

凛冬亚岁,数九而至,绝事安身,心静唯此。
阴极阳生,梅影初成,麋角渐解,水泉初动。
明天是冬至,是冬天的倒数第三个节气,也称“亚岁”、“长至节”,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被测算的节气,是节气中资历最久的。
冬至位于农历十一月,终藏之级,凛冬将至,象征着数九寒天即将启幕。
冬至不仅是一个节气,更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周代它被作为“岁首”,而后因春节而改为“亚岁”,至今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既然作为“岁”,和春节一样,冬至也寓意着四季轮转与新的开始。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冬至更像是春节的预演和彩排,提醒人们一年终了,要珍惜当下,回顾过往,静待新春的到来。
冬至大如年

冬至的重要性来源于其独特的季候标志,它是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日期。
除了季候,冬至还拥有双重身份:“至”为极限,亦为到达,它作为数九寒天真正的开始,是冬天寒冷高潮的启幕;此时阴气之极,阳气始生,又是关于新春的希望与期盼。
它象征着极寒的开始,又意味着温暖的孕育,兼具昼短夜极的长久等待和凛冬三九的漫长开始,是来自冬天的宣誓和承诺——是关于时间的回归和深情,也是关于生命的决绝和笃行。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绮窗寒浅,尽道朝来添一线——冬至,昼短夜长,数九之始


《恪遵宪度抄本》说:“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至’者,极也。”

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高度角最小、日影最长。此日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之后白天越来越长,也有“吃过冬至饭,一日长一线”的说法。
但虽然白昼变长,温度却更低了,冬至前地表尚有“积热”,通常不会很冷,冬至之后,地面吸收的热量远远抵不上散失的热量,严寒将至,成为一年中最冷的时段。
天文学上将冬至规定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虽然凛冬已至,但是我国南北气温差异较大,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以南此时还维持在十度以上。
冬至交九,自冬至之始,即将进入“数九天”——以九天为一九,九九数尽,寒冬遂去,新春渐至。
冬至,终藏之气,至此之极


冬至三候——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


冬至初候,蚯蚓结,六阴寒极之时,蚯蚓交结如绳。
有一个有趣的说法,阳气未动之时,蚯蚓屈首向下,阳气初生,则回首向上,一上一下,屈曲而结。
二候麋角解,传说鹿是山林之兽,属阳,麋是水泽之兽,属阴。
冬至阳气始生,阴气衰落,麋角感受到阳气因而脱落。
三候水泉动,天一生水,阳生而动,冰层之下的水泉感到阳气生发而动。
冬至二候,麋角解


一阳初起处,万物未生时——冬至,阴阳相伴,冷暖相生


陈志岁《载敬堂集》:“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

阴阳相生相形,二者在对抗之外更多是互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变化,缺一不可。
就像寒冷和温暖总是相伴而行——冬至是阴阳二气相互角力、彼此融合的过程。
阴阳消长、寒暖碰撞,造就了这个看似矛盾却蕴藏和谐的时节,是冬天极寒的开端,又是阳气回升,白昼增长的起始。
外面冰天雪地、寒风呼啸,土层深处的草芽却在慢慢苏醒、蓄积力量,准备着萌发的可能,坚硬的冰层之下已有融化的迹象,等待着春水流动、奔赴大海的旅程。
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无限总是让人满怀期待和热忱,让人发自内心地震撼和感动!
冬至,关于生命的智慧

冬至是源自寒冬的约定,更是关于暖春的等待,它是四季流转中平凡不过的节气,又是阴阳交替最为特别的时刻。
它是节气,也是旅程,是四季、更是人生。
位于生命的寒冬,瑟缩踟蹰、进退维谷,恰如有时你已经拼尽全力却仍然一无所获,甚至落败失意,好像被生活抛弃,被时间嘲弄。
但在土层深处,你可曾听到了生长的声音,在内心深处,你可曾听到生命的呐喊。
最深的谷底也许就是转向山顶的开始,最绝望的时刻也许已经孕育着希望的全部。
冬至一阳生

触底反弹依靠的反而是看不见的隐忍和坚持,也许再往前一步,你就能等到明亮的光束,照彻黎明前的黑暗,照亮斑驳和阑珊。
直面生活,咬牙继续,迎接你的或许就是全新的自己,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惊喜。
就像人来到世上,总会经历跌宕起伏,走过幽深漫长,才能走上宽阔的坦荡,踏入光明的前方。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黎明前的至暗时刻亦是美好到来前的承诺。
雪中暖阳

放弃不易,坚持更难,而当你登上心中的山,微风轻拂,阳光和煦,回看一路走来的蜿蜒曲折,会感慨万千,更会感谢未曾放弃的自己!
冬至之至,是挑战自我、突破极限,人永远比想象中更加强大;
是坚韧无畏、相信到达,原来在看似绝望的严冬之中还住着一个满怀希望的春天!
如同温暖蕴藏在寒冷之内,希望生长于绝望之下——这大概就是冬至不事张扬的智慧。
冬至的智慧和情谊

就如同冬至阴极阳生的智慧,冬至所对应的卦象是复卦。

阴气之至,阳气始生——冬至,一阳来复,更待新生


复卦,顾名思义,是重新恢复,是复兴,更是万物重生的希望。
我们前面和大家讲过“剥卦”,秋冬之时,寒意渐深,大雪北风,万物凋零,生命都蛰伏隐匿起来。
但萧条凋敝不可能一直持续,就如同否极泰来,阴极阳生,剥极必复。
五阴在上,一阳初生,那一阳看似微弱却代表着新生的希望,是燎原星火正燃,是雪中红梅初绽,是清晨曙光一线,看似微小却充满带着无限的未来与可能。
剥卦——坤卦——复卦

在极致的衰落和弱小之后,必然隐藏着复兴和强大的可能。
天地有好生之德,总会给万物留存一线生机,四季变迁、历史兴衰都是一样,虽然面对的境况各不相同,但天地之道和生命周期都蕴含着一定的哲理。
疫情三年,很多朋友感到困顿迷惘,忽然的解封让大家不知所措,恍如隔世,加上近期天气寒冷,病毒肆虐,好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北方的亲人朋友让人担忧,对于自身也非常无力,照顾不了他们,好像也难以保护自己。
但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度过了那些最难熬的日子,经过寒冬,一定会等到暖春,如同冬去春来,寒极必暖,让我们一起加油!
冬至已至,柿柿如意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冬至节,祭祀奉亲,闭关休歇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曹植《冬至献袜颂表》记载:“千载昌期,一阳嘉节,四方交泰,万物昭甦”。

冬至一阳生,是吉祥的日子,周朝以冬至为岁首。
古代冬至作为盛大的年节,当日天子要去郊外祭天,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北京天坛就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的场所,其中的“圜丘坛”就是皇帝冬至当日祭天大典的重要场所。
圜丘坛为雕砌的三层露天圆台,坛面为艾叶青石,汉白玉栏板、栏柱雕,两道外方里圆的围墙象征着“天圆地方”。
相比于我们熟知的华丽精美,重檐碧瓦的祈年殿,圜丘坛显的简单空旷,实则它代表着与天相接的无穷想象,充满着空灵之美和独特的寓意。
圜丘坛中心的天心石

圜丘坛象征着天、地、人三者和谐相通,它的三层栏板总数恰好为三百六十个,象征着一年“三百六十天”,周而复始,轮回不息。
圜丘坛的坛面、台阶、栏杆的石制构件,都取九或九的倍数,即阳数,用以象征天,也对应着天子代天行命,九五之尊的地位。
有趣的是,坛中心的圆形石板“天心石”,站在上面大声说话或敲击,周围会有回音,听起来声音很大,好像一呼百应,设计的巧思和文化内涵在此完美契合,让人惊叹。
与天地对话,敬拜天地祖先,是中国人自古以来不变的信仰,冬至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仪式感之一。
冬至祭天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冬至,最长的一夜,最远的思念


我们经常说“冬至大如年”,冬至最初地位高于春节,而后在唐宋时期成为与春节并重的节日。

《岁时广记》:“冬至之日,荐黍糕,先荐玄冥以及祖称,其进酒尊老及谒贺君师、耆老一如元旦”。

某种意义上,冬至是专属于中国的“感恩节”,除了天子祭天,民间还有敬老尊师的仪式,分别称为“履长节”和“豆腐节”。
敬拜天地与父母,不仅是一种尊重,更是发自内心的感恩——关于天地长养之恩、父母生养之恩。
感谢四季轮转自然馈赠,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和最深的守护,一切的一切,让我们拥有行走在世间的力量和获得幸福的可能。
冬至,关爱长辈,尽享天伦

冬至给予我们无言的温暖,更像父母悉心的关怀和无声的培养。
终有一天,孩子要独自面对外面的世界,年迈的父母再也无法为孩子挡住一切困难,但依然会默默陪伴,看着他们的身影渐行渐远。
他们用目光护送孩子们走入另一片天空,注视着他们走向更远的人生。
每每走了许久,总会感觉到背后两双温暖热切的目光,让我们每每感动之余又深觉惭愧。
让你在迷途中摸索时也不会迷失,在春风得意时不至于忘本——跨越千山,转身之时,还有家在等你,借用那句最为朴素的话“冬至,记得回家吃饺子”。
冬至,记得回家吃饺子


数九寒天的开始,内心荒芜的静止——冬至,关于“躺平”的快乐


复卦的大象中说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就如复卦中所说,虽然冬至一阳生,但此时阳气很弱,需要守护,时令交九,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段。和阴阳相对应,人也需要安神静体,闭关休息。

据《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所以在古代冬至除了帝王的祭祀拜谒父母、老师之外,民间冬至之日,是一个法定“躺平”的日子,深受大众的喜爱。
冬至,享受“躺平”的快乐

冬至不仅作为曾经的岁首,在一些朝代还成为法定节假日,如明代唯三的节假日为元旦(春节)、元宵、冬至。
当然在朝堂之外,民间也有这样的习惯,寒冷袭来袭,边关闭户,商旅停止,从上到下都享受着难得的休息。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和自然万物一样,人们也需要一个让自己“收敛”和“修复”的过程,像动物一样躲避寒冷,像昆虫一样蛰伏安静。
冬至朴素简单,看似寒冷的背后却充满让人向往的温暖。
严寒之中,或守于屋内或步于暖阳之下,冬日问候和亲友的温暖,都会让人安然闲适,脱离烦恼和琐碎,回归生命中的温情。
围炉煮茶,人生乐事

在团聚之外,凛冬也是适合安静思考,让自己的身心得以休歇的时节。
冬天总是易于睡眠的时间,漫长的寒夜为修养身心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此时最想像一只屋顶上的老猫,被冬日暖阳融化。
在寒冷的冬天给自己一段独处的时间,去除内心的繁芜,拨开那些笼罩在生命中的愁云,拔掉那些随意生长的杂草,让外面的阳光照进来,也让心中的温暖走出去。
找到来自内核的能量,成为自己的太阳,不再单纯依靠别人给予的温暖,这是冬至最坚强的快乐!
冬至,来自安静的快乐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冬至美食,关于人间烟火的思念


《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冬至为交九之时,自古以来都被作为吉日,民间会用买新衣,备办饮食等许多方法庆贺。
而现代,和我们联系最为密切的一定要属冬至饮食,南北汤圆饺子之争又将拉开序幕,别人才做选择,吃货两种都要。
作为冬至招牌美食,饺子是有来历的,相传饺子是张仲景告老还乡看到受冻的百姓冻烂了耳朵。
于是叫弟子搭起棚子。用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模样,做成“驱寒娇耳汤”给老乡们食用。
后来他们的耳朵都好了,每到冬至人们便模仿做了吃,更多是对医圣的怀念和敬意。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而冬至的南方美食还有“冬至团”,它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现在的汤团有肉菜馅儿、花生芝麻馅儿、还有水果馅儿,五花八门;除此之外还有软糯适口的糍粑,驱邪正气的糯米饭,美味的烧腊和姜饭。
苏州人还会在冬至夜就着各色卤味喝冬酿酒(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桂花的香气,米酒的醇厚,卤味的鲜香,混合其中,一家人团聚于此,这是凛冬的幸福。
除此之外,羊肉汤也是人们在冬天最爱的美食,热气腾腾的羊肉汤配上白萝卜,滋补养生,鲜香互补,可以改善困倦乏力,腰膝酸软等症状,是冬天最为适合的药食佳品。
走过不同的地方,吃过很多种类的饺子,但唯有妈妈亲手包的饺子才够味,也总是吃不够!
冬至羊肉汤,愿你的生活一样美好


冬至之养——气血之润,阳气之守


当然在饮食以外,冬至的养生也是至关重要的。
天气寒冷,气血向脏腑内流动,所以皮肤更加干燥,会造成脉象微弱,气血不足的情况,精神状态比较差,显得非常疲倦。
此时应该多饮水、少吃盐,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类食物的摄入,还可以吃桂圆、白果、山药、枸杞、核桃仁等,用以补肾养肝,以保气血畅通。
所以,冬至此时要早睡晚起,劳逸结合,适度运动,保持阳气。
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


冬至时,年关渐近,关于一年的思考和回顾即将上线,同时走到关于未来的十字路口。
走过长长的路,其实最远的还是自己的心路,曲折探索,彷徨无助又开阔豁达,义无反顾。
无论黑暗笼罩前路,只要有一线阳光,就要朝向它无畏笃定。
无论脚下冰天雪地,只要有一点温暖,就要怀着它勇往直前。
冬至蕴含着无穷的希望,开启了寒冬的最强模式,也同时开启了春天的序章。而我们也将在这个时节里守护内心,保重身体,继续人生新的旅程。
冬至,心至,愿大家一切安康,迎接下个春天的到来!
愿各位朋友和家人保重身体,下个节气再见!#温暖冬至##你好,冬至##我的冬至记忆#
冬至,愿你的幸福无所不至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麻烦支持+关注+点赞+评论,非常感谢!
探索文化背后的诗意,感受生命本来的温度,无尘和你一起在文化中体味美好,在琐碎生活中捡拾点滴的温暖!
图片为原创制作,图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字为原创,特此声明。
关键词: 人事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z3960 
级别: 茶馆馆主
发帖
770593
飞翔币
207694
威望
215657
飞扬币
2511651
信誉值
8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2-12-22
至初候,蚯蚓结,六阴寒极之时,蚯蚓交结如绳。 有一个有趣的说法,阳气未动之时,蚯蚓屈首向下,阳气初生,则回首向上,一上一下,屈曲而结。 二候麋角解,传说鹿是山林之兽,属阳,麋是水泽之兽,属阴。 冬至阳气始生,阴气衰落,麋角感受到阳气因而脱落。 三候水泉动,天一生水,阳生而动,冰层之下的水泉感到阳气生发而动。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40700
飞翔币
230879
威望
224698
飞扬币
2487950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2-12-23
来看一下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40700
飞翔币
230879
威望
224698
飞扬币
2487950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2-12-23
不错,欣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