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印记,处于时代中的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的活法。
无论是贫穷或富强,一个社会总要分出阶层的,有所谓的上层人群,也自然就有下层人群,让人无奈的是,无论什么时候,底层百姓都占据大多数。
即便是现在,普通人虽然能填饱肚子,吃饱穿暖,但也同样压力山大,不得不每天都奔波劳碌,为了那一顿三餐出卖了自己的梦想。
每个人都想往上爬,每个人也都想多赚钱,为了这些,纵然再辛苦,大多数人也只能在赚钱的路上奔波着。


新生代登场,乡下舞团也专业了不少!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此前,乡下舞团是非常少的,而且非常不正规,有人家为了庆祝请团体表演,一般都请戏剧团。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才逐渐出现了不少舞团,只是当时一方面是刚刚兴起,另一方面,社会上也没有那么多会跳舞的人,所以,当时的表演者,在台上真的是“群魔乱舞”,毫无舞蹈功底,也没有舞蹈动作,没什么美感可言。
这些年,随着新生代的崛起,很多有着舞蹈功底,有着舞蹈培训
经验的人,开始进入各种舞团,替代了老一代的表演者,让团队显得专业了不少,表演起来甚是好看。


而且这种流动性团队,演出功力大都处于专业和非专业之间,所以一般都扎根于农村地区,这里人多,空间广,竞争稍微小了一些,再加上现在经济不好,城市竞争大,去农村演出,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就业方式。
年轻女子冒雪表演,非常卖力!
近日河南天降大雪,气温骤降,大地一片苍茫。而恰在此时,主家请舞团前来表演助兴。
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作为专门靠演出赚钱的舞团来说,拿了主家的钱,就要为主家办事儿。


为了对得起主家的钱,舞团的表演者们也都表演得非常卖力,使劲浑身解数,让观众看得尽兴,也让主家觉得这钱不白花。
天上飘着雪,地上覆盖了厚厚的一层雪,几名年轻女子在台上不停地跳着,跟随着现场的音乐扭动着身躯,一曲罢后,一曲又起,虽然不是专业人员,但也跳得有模有样,再加上衣着单薄,身材曼妙,让人看得目不转睛。
衣着单薄,让人看了心疼!
台上跳舞的女子们,都穿上平时跳舞时的衣服,这些衣服大都是舞蹈服装,不仅比较薄,而且还不能覆盖全身。


这么个天气,天上飘着大雪,观看的人都穿着厚衣服,戴着帽子,打着雨伞,做好了保温准备。
可台上的女子们呢,她们是表演者,不可能穿着厚厚的棉服为大家表演,即便气温很低,也只能硬着头皮穿着单薄的衣服表演,这种装扮与环境的差异,让人看到了她们的辛苦,让人很心疼。
幸好这里的演出并不是那么正规,老百姓的要求也不高,跳完一曲,大家就赶紧裹上厚衣服休息一下,还能缓口气。
总之来说,这个钱赚的是非常不容易的。


敬业表演,也是为求生存!
现在的工作不好找,像这种靠跳舞、唱歌为生的人群,更是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这些农村的小舞团,也是充满了竞争力。在农村跳舞,讲究的就是“实在”,跳得好,跳的专业,跳得让观众满意,主家脸上就有光,认为自己花的钱值得,对舞团也会给予认可。


而对于舞团来说,每一场表演,实际上都是一种考核,如果敷衍了事,那么,口碑就会越来越差,到时候,就没有人去请你表演,这个舞团也就难以存活。
所以,于情于理,既是为了对得起主家,也为了给自己挣口饭吃,舞团的表演者们每次表演都非常的卖力。
毕竟,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而在农村地区演出,讲究的就是口碑。
讨这碗饭,也属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