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吃素,早上吃杏茶泡隔年捞饭,就豆色、豆芽菜,中午素烩菜,晚上吃杏茶泡炒米、糕圈子、黄馍馍。吃饭有豆色菜时大人喜欢给小孩眉心按一个红杏瓣。正月初一总能看到小女孩穿着新衣服,辫子扎红绿扎根子(头绳),眉心按一个红杏瓣。黄甫川一带如此,各地有所不同。
初一到初八,每顿饭前要将菜肴在大门外泼撒、神位神主前敬献。
初一不出远门,穿上新衣服在村里互相串门,婆婆引上新媳妇给长辈拜年;不扫地,动扫帚扫走财运,引来“扫帚星”致霉运(县城等地初四以里不动扫帚);不能把水淋在地上,淋在地上害疮,或说庄稼遭雨打;不开柜门,怕惊动老鼠;不往外泼水,泼水财源外流;不做营生,“初一忙则一年忙”;上午不能睡觉,忌庄稼倒伏。
初一开始正月第一次见面,人们互致祝贺,“好过年”、“过年好”、“咱都好过年”为口头禅。
初二吃饺子,包几个馅内藏有麻钱的饺子,谁吃到就说谁有财运;担发财水;初二、初四不梳头,不做针线,忌蝎子,扎烂、刨乱蝎子窝,蝎子横行乱窜。

初三走亲戚,过去农村走亲戚礼品一般是五个或七个过年蒸馍,回礼的方式是交换蒸馍,或原数或少回两个。晚上老鼠娶亲,早点熄灯安息,勿惊动老鼠,屋内墙脚给老鼠撒些吃的。
初四不出门,吃糕粘(rán)穷(把穷窟窿糊住)。初五吃糕填穷(把穷坑填住);初五之内不能用生米做饭,完全吃过年准备下的熟食,初四以前存下的垃圾不能倒,意为聚财;初五倒垃圾叫送穷土,或叫送穷媳妇。送穷媳妇各地做法大同小异,傍晚端上垃圾送到村外十字路口,烧三炷香放炮后返回,送的人不能回头看,怕穷媳妇原跟回来。送时还要念口诀,指出某村某户人家,让穷媳妇到那里去,俗语“穷媳妇穷,早些儿离我门,去聚全店打一尖,去李二毛家(据说是一家破落财主)扎老根。”黄甫一带则有“穷媳妇穷,快离我的门,庙梁有个魏克仁”(魏克仁曾是庙梁村有名的财主)的说法。初五称“破五”,妇女忌出门,忌做针线、梳头,说“破五梳头,刨乱穷媳妇头”。

初六初七不出门,初七称“人七”,府谷北乡这天过小年,“人七”和过大年做法一样,晚上也要垒火笼,门前放置刀杖。女孩子“人七”生日则大吉。“人七”的这些习俗与古代典籍记载的“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北史•魏收传》)一致,即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可知有关“人七”的习俗是一个很古老的习俗。府谷南乡过小年在初六。
初八称“顺心日”,出门走亲戚。有的地方垒火笼,晚上在当院磕头,一岁一头,最后天一头地一头。有的地方不做营生,说忌忘心。
初九忌老鼠,也有的地方说初九是老鼠娶亲日。凡忌老鼠、蛇、蝎、蚰蜒的日子,最忌做针线,做刨、挖一类营生。更不能搓绳捻线,说会搓长捻长老鼠、蛇、蝎、蚰蜒尾巴,意即使这些害虫孳生。但这些日子可以泥墙、浆地,把害虫洞穴糊住。
初十粘籽头,凡粘则吃糕,糕有粘性,粘籽头就是盼糜子、谷子、高粱等长穗作物穗子大,颗粒紧密。忌用带刃家具切剁,恐伤谷穗。
十一忌青芽十二忌黄芽,怕庄稼青苗扎根不好,怕种子发芽不好,这两天不动锹铲。

十三杨公忌日,诸事不宜。忌鼻疳(病名,发病时,鼻孔红肿、溃烂。府谷也称梅毒为鼻疳)。府谷北部乡中午吃米凉粉,面糊糊抹鞋上,说是糊麻雀眼,防止麻雀吃糜子(糜子收割前,麻雀成片落在糜子地里,有时能把一块地上的糜子吃尽,府谷人叫“雀扇糜子”)。
十四忌蝎子,忌挖、刨。做营生会扎恶刺。
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挂红灯笼。
十六忌瘤,做营生会害瘤,身上会出现不痛不痒一道一道的红线(应为带状疱疹一类)。
十七十八忌蚰蜒。南乡一带十八则忌害眼病。
十九忌胳扭(即胳膊肘等关节部位),防止骨折或脱臼。府谷有的地方也说这天是老鼠娶亲日,忌担水,怕担回老鼠。有的地方忌蚰蜒,不出门。
二十小天仓,吃糕,在院里用灰围成圆圈,里边埋夏粮作物豌豆、麦子,叫打窖。这天妇女不做针线活,孕妇更忌,否则养愣子(傻子),养天睖儿(眼睛朝天看)。
二十一忌害单疮,二十二忌害双疮(多处),有的地方说害单耳双耳(应为中耳炎一类耳病)。
二十三讲究最多,忌讳最厉害。忌出门,忌做活,尤忌动铁器。说法有:“正月二十三,老牛老马歇一天”,“正月二十三,镰刀斧头不敢沾,老牛老马不搭鞍”,“正月二十三,镰刀斧头不敢沾,谁要沾,狼刨门槛往里钻”。如果不忌,还有更严重的后果,“前晌盘头六,后晌走马干,黑夜老各眨”。老牛老马歇一天,有一个说法是牛这天不歇的话到地畔就头晕,耕地时耕不到边。“盘头六”、“走马干”指病,“老圪眨”就是死了闭上眼睛,从死得这样快来看,这病应是恶性传染病,老百姓很惧怕。有说“盘头六”即大头瘟,走马干即老鼠疮,古人留下的说法,已无法考证。查资料知中国西部一些地方民俗称正月二十三为燎干(干也作疳)节,点燃柴火,大人小孩在火堆上跳来跳去,说“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燎疳”,疳是一种病毒,燎疳为驱毒灭病。这和府谷民俗中把正月二十三作为一个防灾祛病的日子,有相通之处,对理解府谷的这些说法或有帮助。

二十四不出门不动铁器,忌蛇,府谷南乡说忌“走马(即很快出现)大恶事”。
二十五老天仓,吃糕,打窖,窖秋粮作物糜子、谷子。正月消闲,人们都穿上新衣服,女孩子更要打扮一番,扎红头绳,戴首饰,扎耳孔,戴耳环,但在这一天是忌扎耳孔的。
二十六妇女不做营生,孕妇更不能,否则生孩子长六指。二十七忌蛇蝎。二十七二十八忌七孤带八寡。人人都爱白头偕老,儿孙满堂,过年正月讨口彩,所以像如这样的忌讳在过去不管信不信都有人忌。
二十九或三十称为月尽,忌害疮,北乡说对口疮,南乡说尽头疮。
正月除了每天都有讲究或忌讳以外,还有忌抿衬子(即袼褙,做鞋用),怕得鼓症;忌炒豆子,怕天旱;忌吃拌汤疙瘩,怕冷雨(冰雹)打;忌隔墙喊人,怕招游魂;忌借给人火种,怕减旺气。
正月吃好的,走亲戚,打牌娱乐,不做营生,就连火笼、照门炭也要等到二月二才能清理。忌这忌那,等于给自己放一个长假。实际上正月也不到生产劳动的季节,二月二一过人们要开始下地劳动了,类似忌讳也就结束。
过年和正月的一些做法,一些忌讳和讲究,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神灵、祖先的崇拜和敬畏。古人对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对自然灾害无力抗拒,只能寄希望神灵和祖先保佑,带来吉祥。
古时生产力低下,人们常摆不脱饥饿穷困之苦,一些忌讳和讲究与种地、打粮有关,祈求五谷丰登,连年有余。
古时缺医少药,人们凭经验,常用土方自己治病,有时小病也易夭折,与人生活环境较为接近的老鼠、蛇、蝎、蚰蜒等害虫毒虫也会对人形成伤害,一些忌讳和讲究与祛病避害有关,其中打醋炭、煨苍术、水瓮放蒜、小孩衣服上缀蒜等,确实就有消毒防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