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西周的末代君主周幽王是个十足的昏君,荒淫无道不理朝政不说,还对一个女人爱的那叫死去活来,这个女人就是传说中美若天仙的褒姒。

你要说这褒姒有多美能让一代风流帝王痴狂呢,据说,自从周幽王讨伐褒国将褒姒收入囊中之后,就对褒姒爱的死去活来,甚至还为褒姒废掉了王后和太子,后世人们口口相传的一笑倾城,再笑倾国,就是说的褒姒!

因为褒姒是褒国亡国之后为了求和,被送给周幽王的,所以她可能并不太喜欢周幽王,整天闷闷不乐的,周幽王是各种办法也想尽了,褒姒就是不笑。有一天夜里周幽王就叫褒姒出来赏月,赏着赏着月,也不知道周幽王是怎么想的,突然脑子抽筋,让人点燃了烽火台。
没过多久,就看到远处星星点点的火光越来越近,是诸侯们看到火光来支援了,结果一看是周幽王玩呢,那肯定生气。但褒姒看到这些诸侯狼狈的样子,居然就笑了。周幽王一看褒姒笑了,那别提多开心了,于是就一而再再而三的点烽火台逗褒姒开心。这里不说,其实周幽王这人也不太聪明,这第一次看新鲜,笑一下,谁还能老看着这玩意傻笑。

结果呢,结果就是后来看腻了,褒姒也不笑了。但周幽王亲手废掉了用于召集救兵的求援系统,诸侯们心想尼玛这是又逗娘们开心呢吧,不去了!于是后来申国联合攻打周王室的时候,周幽王那冒烟的烽火台是一个诸侯也没引来。最终周幽王死于骊山脚下,西周就此灭亡!
这就是关于褒姒最出名的典故,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
对于西周的灭亡,《诗经·小雅·正月》这样归结:“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国语·晋语》中又进一步提出了:妺喜亡夏、妲己亡商、褒姒亡周的“女色祸国论”。 于是,褒姒亡周就成了传统的主流论调。
这样一个导致国家丧乱覆亡的“绝世妖姬”,肯定不能是一个平常女子,在翻阅过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之后发现,褒姒居然是一个从夏朝封印神龙扣税的匣子中,被释放出来的千年妖孽!

据《史记·周本纪》载,褒姒的来历竟然可以追溯到夏朝末年,当时在夏帝正在宫廷内欣赏风景,忽然之前狂风骤降,暴雨来袭,隐约间就从天空中游来两条神龙,他们自称是褒国的先君,可以通过占卜来预测吉凶,他们要夏帝通过收集神龙也就是自己的口水,然后摆上供品,宣读册文,并且像自己祈福祝寿,然后再把口水装在匣子里封藏起来,日后就可以大吉大利一朝万代!
夏帝一听这可是神龙说的,于是就一一照办。
当然事该办办了,国该亡还是亡了,后来这匣子就从夏传到了商,又从商传到了周,经历三代风风雨雨,都没人敢打开这个匣子,一直到周厉王末年,有句话叫“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这意思就是说,这位昏君非常残酷,所以大家什么都不敢说,只能在路上看眼色行事!就数他好奇心重,他就打开了这个装有神龙口水的匣子!
谁知道周厉王看着突然手一抖,那匣子里的神龙口水给流了出来,流到了院子里,怎么擦都擦不干净。周厉王突发奇想,就让宫女们都脱光衣服,然后对着口水大喊大叫,说这样可以辟邪。谁知道这口水忽然化作一只黑色的蜥蜴,然后直直的窜进了周厉王的后宫之中,爬到了一个七岁的小宫女身上,突然就消失不见了!

后来这个小宫女长大了,15岁的时候,连男朋友都没有的小宫女居然就莫名其妙的怀孕了,怕别人知道,他就偷偷出宫生下了孩子,然后把这孩子给扔掉了,正巧一对逃亡的夫妻听到了婴儿的哭声,就带着婴儿一同逃到了褒国,这女孩长大后自然就是那绝世美女褒姒。
按司马迁史记的这个说法来看,原来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覆灭的褒姒,是夏朝神龙留下来的产物,颠覆西周也是冥冥之中早有安排的定数罢了!

其实讲到烽火戏诸侯的时候,可能就有懂点历史的人会讲,西周压根没有烽火台,哪来的烽火戏诸侯!
那么根据史料记载,最早出现周幽王亡国原因的就是那句赫赫宗周,褒姒灭之。随后在《吕氏春秋》中又有记载,周宅酆镐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葆祷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当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悦,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
随后在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中,也有和吕氏春秋一模一样的记载,只不过这个记载就把击鼓换成了点烽火,《吕氏春秋》比史记早200多年,虽然说吕氏春秋说的也未必全对,但这件事上面谁抄谁就不用我多说了是吧!
关于司马迁史记里这种,末代君主昏庸不明、荒淫无道,不再享有天命,所以上天就派妖魔鬼怪之类的来让他灭国,这基本属于传统手艺老套路了,像什么妖狐妲己奉女娲娘娘之命魅惑商纣王,简直就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实际上,把君王昏庸无能导致亡国这种事嫁祸给女人,然后再扣一个好色误国的帽子,让一些无辜女子成为邪恶化身,亡国元凶,继而背上千古骂名,以此来为统治者开罪,这都是古人记述亡国之君的常用套路,但一个女人何以颠覆一个国家政权呢,所以不加上点妖魔化的东西就难以让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