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还没来得及品味去年春节时的精彩与无奈,马上又到年关了!
昨夜,送老伴回老家,感觉车站人员明显地多了起来。虽没有往日人头攒动的盛况,却分明看到了年的味道。
人员的流动,就是年味呀! 火车开动那一刻,忽然心生感慨:
尽管我们自己已经步入老年之列,到了被人牵挂的时候,但自己却仍有牵挂,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呢。
其实,
人生不能没有牵挂。正是这一牵挂使人不敢懈怠,直面生活中的各种艰难困苦,以及各种各样的挑战而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但人生又总要放得下牵挂,否则,何来生命的别一种样式,何来天涯芳草古道风华! 一年又一年,生活总向前。火车渐行渐远。收回思绪,漫步回家,路灯时而将人影拉长,时而将人影缩短。路过一处闪烁的霓虹灯,清幽的歌声飘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这是李叔同(弘一法师)所写的《 送别》。有人认为,
李叔同借送别生意遭遇破产的友人,表达着告别纷扰尘世、出家为僧的“心思”,同时传达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对看破红尘的觉悟。 曲调平缓,意境优美,却过于低沉,与新年的氛围多少有些不相协调。
其实,
事来心应,事去心止。“心应”“心止”都是人生的境界!有什么样的心情,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愫。 3年疫情跌宕,人们经历了太多太多,也看透悟透了许多许多。

一朋友开一小饭店,本来生意红火,疫情来后,昔日的梦想像美丽的肥皂泡一样消失了。看着铁将军把门,面对不菲的房租,那种心痛不是每个人都能“事去心止”的。可是,
当一切归于平静之后,除了“心止”,我们又能怎样呢?毕竟,人不能生活在无休无止的哀怨之中!无论事情有多坏,只要还活着就好!与其纠结难受,不如坦然面对,用微笑迎接。 佛语有云: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平平淡淡做人,从从容容做事,这样蛮好!#头号解忧馆##头条创作挑战赛##媒体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