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波三折,也可以说很是无奈,《中国乒乓》这种题材更适合上映的时间应该是五一或者十一档,这两个档期正好可以弘扬民族精神,鼓励大家上进,春节期的档期因为大家主要就是为了休闲和娱乐,虽然大家万分期待,但还是最后撤档了。

中国乒乓球队一直是我们的骄傲,不断出现顶级球员,像郭跃、郭焱、李晓霞、丁宁、刘诗雯、朱雨玲、刘诗雯和丁宁还有陈梦,男队中更是书写了很多传奇,比如马龙、樊振东、许昕、张继科等,每拉出一位都有更多的故事,而且出现了许多大满贯选手,全球乒乓球大满贯得主一共十人,只有一人是外国人,其余九位全是中国人。没有人想过,曾经我们的国球也一度陷入低谷,也一度被国人嘲笑。

1989年的世乒赛,中国男团0比5惨败瑞典队,丢了斯韦思林杯,成就了瓦尔德内尔
获得1989年世乒赛冠军,1990年世界杯冠军,和1992年奥运会冠军成为首位大满贯得主。两年后随着江嘉良退役在千叶世乒赛,中国男团有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七纪录,唯一击败的是加拿大,男单也是仅有一人进入前四。许多人没有看过这个赛事,1/8比赛中一共有5名中国选手,但是一下子淘汰四名选手,其中两名是0:3的成绩被淘汰,另外两名1:3的成绩被淘汰,只有马文革进入前四。
老瓦简直成了不可战胜的神话。马文革当时也算国内单打第一,但是遇到瓦尔德内尔就束手无策。1991-1995期间,
连续三届世乒赛与冠军无缘,处于低谷时期。不但国际上藐视国内选手,普遍认为中国男乒重整旗鼓需要十年的时间,而且国内也是被大家口诛笔伐,而蔡振华接管中国乒乓球男队以后也把突破口放在了男双上。国内开始了对各选手的技术培养,原本青黄不接不被大家看好的男队也出现了孔令辉,刘国梁,丁松等小将在1995年的世锦赛上大放异彩。
“不用十年,两年就可以”。这是当时低谷期国内男团教练的发声,而且也做到了。特别是95年的世乒赛,当时全校都在大礼堂看当时唯一的电视,王涛拿下最后一分的时候,全校爆发了热烈的呼喊声,当时在场的许多老师看电视都看哭了。随后学校就修建了几个水呢台子球台,每天从早上到天黑总有一堆人围在那里与大家一起对决。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讲的就是那个低谷期再到现在的没有对手开始头狼前的故事,整个故事给我们的带来的就是:团结、力量,就是那种天天向上来被困难折服的斗志。听说投次3个多亿,可惜春节期间这个档期太短了,如果在五一或十一之间,那这部作品一定会带来海啸般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