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硬盘标称容量与真实容量的映射表: 目前主流的硬盘容量有250G、320G、500G、1TB等,下面根据这个运算规则,来计算一下常用硬盘标注容量和真实整盘容量的对应关系。

上面表格是理论计算的容量数据,由于硬盘在出厂时候还要使用专业工具做各种坏扇区检测,每个硬盘都会根据实测测试结果制作一个缺陷映射表,并锁死这些区域禁止访问,对外除非使用专业的工具否则是无法访问这些有缺陷的区域的,所以大家实际看到连续空间只是逻辑上的连续,在硬盘内部未必就是连续的,也就是说你到手的硬盘实际上都是被厂家“处理”过了的,完美的硬盘几乎没有,所以,大家看到的整盘容量可能还要有细微差异。
影响显示真实容量的分区因素
下面再来看一下分区容量,我们即使把所有的操作
系统显示分区容量加起来,应该还会小于整盘的真实容量,主要是由于以下可能因素影响的:
1、分区簇大小
如果分区簇区域(DATA区)不是簇大小的整数倍时,除非将这不足一簇的扇区空间移作他用,否则必将剩余空闲,打个比方(相对理解,比如NTFS分区实际上还跟MFT设置等有关系),比如NTFS可以按照512B、1K、2K、4K的簇进行
格式化,如果你的剩余空间正好是8K那么按照哪种簇格式化都可以完全利用,但是如果只有7K的空间,那么如果要按照2K簇格式化就要浪费1K空间,如果按照4K簇格式化就要浪费3K空间。此外,主引导和分区表的表头占用扇区部分应该也是不计入操作系统的显示容量的。
2、隐藏分区
普通的品牌机的隐藏分区在操作系统上默认也是不显示的,所以也占用了空间。还有某些特殊的加密分区,比如据说IBM的最新加密隐藏分区可能只有IBM自己能看到,用户
软件和操作系统都看不到,如有这类分区也要占用空间。
3、如有新的隔离坏扇区
这个天缘并不确定,只是从理论上,如果出现新的隔离坏扇区,那么系统容量肯定会变化,除非出现下面所说的情况。由于现在的单碟都做到500G,天缘暂不确认硬盘控制系统会不会考虑到用户的坏扇区隔离问题,也就是说把后面可能的“备用”容量部分拿点出来补偿给用户,但这跟产品的设计有关系。
因为计算机是采用二进制的,因此操作系统对硬盘容量的计算是以每1024为一进制的,而硬盘厂商在计算容量方面是以每1000为一进制的。
目前主流的硬盘容量有250G、320G、500G、1TB等,根据这个运算规则,来计算一下常用硬盘标注容量和真实整盘容量的对应关系。
每个硬盘都会根据实测测试结果制作一个缺陷映射表,并锁死这些区域禁止访问,对外除非使用专业的工具否则是无法访问这些有缺陷的区域的。
大家实际看到连续空间只是逻辑上的连续,在硬盘内部未必就是连续的,也就是说你到手的硬盘实际上都是被厂家处理过了。
如果分区簇区域(DATA区)不是簇大小的整数倍时,除非将这不足一簇的扇区空间移作他用,否则必将剩余空闲。
普通的品牌机的隐藏分区在操作系统上默认也是不显示的,所以也占用了空间。还有某些特殊的加密分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