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265阅读
  • 6回复

[转帖]广西、福建的强弱之变,背后是什么样的历史巨变

楼层直达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6360
飞翔币
211578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15651
信誉值
8

— 本帖被 srwam 执行锁定操作(2024-12-15) —

福建是发达省份,广西是欠发达省份,两者基本没有可比性。


可知道,在1952年至1983年的32年漫长时间里,广西有26年的时间经济总量比福建要高。只是1984年之后,福建开始长期领先于广西。
从长期领先福建,到长期不如,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广西历史上都处于中国什么位置?
其实,说是广西曾经长期领先福建,不是广西曾经阔过,只是当时福建更穷。桂闽作为“难兄难弟”,长时间位居最后十名。改开之后,福建一飞冲天,已经不用跟穷兄弟们玩耍了。


相对于曾经的穷兄弟冲天而去,广西继续位居15-20之间。最近二十年,各省区突飞猛进,广西位置还略有下滑。
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无须讳言,落后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
从历史上各个地区的逆袭经历看,开发一个新地方,核心条件是有人、有钱、有技术,外加一个历史契机
先秦两汉时期,中国发达地方基本位于华北平原、关中平原、江汉平原,特别是中原地区,长期处于经济、技术领先。
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过吴越争霸的大事件,但是真正大规模开发,还是要等到东晋时期,在衣冠南渡的历史契机下,带来大量人口、财富和更先进的农耕技术。到了隋唐时期,长三角、成都平原、江汉平原都已经发展起来了。


到了宋代、特别是南宋,一个新的历史契机出现了,人口再一次大规模迁移,涌入了福建、江西、广东等地,带来了人、钱、技术,进一步促进了当地开发。
同时,还有另一个历史契机。那就是,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海外贸易蓬勃发展起来。广州、泉州、宁波等现代发达城市,在宋代就已经是东方大港了。明清时期实施闭关锁国政策,广州大部分时间都是唯一对外通商口岸,更是风光无限。


现在发展起来的东南沿海地区,基本上都是明清朝时期经济都已经较为发达的地方。在新的时代东风中,龙虎际会,新一轮人才、资金、技术汇聚,更是如鱼得水。广东能够一跃成为全国经济总量最高的省份,历史性超越江苏、浙江,主要得益于喝了“头啖汤”。


上述几次历史大机遇中,广西都是神经末梢,少有被外溢,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基础远不如其他省份,人才、资金、技术积累甚少。
只有在抗日战争、“三线”建设这种特殊时期,广西才承接了不少人才、资金、技术,打下了后来工业发展的初步基础。可惜,时间太短,积累并不深厚。
与福建对比,可以更加清晰看到历史积累因素的影响。福建人一直都是下南洋、到海外的主力,是海外华人华侨最多的省份之一。现在,台湾许多富商和东南亚最富有的人基本上都是福建人。
随着经济崛起,福建文化、教育也繁荣起来,人才辈出。宋朝以来,出现了朱熹、柳永、严羽、李贽、郑成功、洪承畴、林则徐、沈葆桢等一大批著名人物。特别是近现代,林纾严复辜鸿铭林觉民冰心林语堂郑振铎林徽因等一大批人物活跃在历史舞台上。


目前,福建籍的两院院士数量高达146人,高居全国第六,仅次于江苏、浙江、山东、湖南、广东。广西仅有12人,不及福建十分之一,位居全国第25,仅比贵州、海南、新疆、宁夏、西藏、青海多。
只要有人,就有希望。就像日本、德国,在二战已经被打烂了。但是,战后依然可以重新崛起。经过上千年的历练,福建人已经形成敢闯敢拼敢冒险的价值取向,进而养成闽商抓住经营机遇的“快、准、狠”能力。
福建人这种特质,处于全球经济时代,再加上沿海的区位优势,注定会在工商业发展中成为弄潮儿。之前几十年福建发展缓慢,与西部落后地区一个阵营,只是因为发展潜力被压制了。1978年以后,福建人的缰绳被打开,再加上海外华人华侨、台湾商人的资金、技术,重新起飞水到渠成。


虽然广西地理条件更优,平原、低地、谷底面积占比26.9%,远高于福建。但是,广西长期没有出海口,直到1965年正式接管钦廉四属之后,才能直达南海。


长时间远离大海,导致广西相对更加保守,缺乏足够的冒险进取精神。钦廉四属虽属沿海,却是广东边远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人口稀少,不能给广西带来促进作用。
发展机会稍纵即逝,又是强强对决,原先发展欠缺的省份本来就处于弱势,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就很容易固步自封、错失机会。
广东崛起,源于广东人吃苦耐劳、顽强奋斗,也离不开全国人民“孔雀东南飞”。深圳外来人口占46.43%,东莞58.78%,占据半壁江山;广佛较少,但也分别占比26.20%、32.25%。


这些外来人口很多都是高素质人才。以深圳十大富豪为例,马化腾、王传福、王文银、李华、朱保国是外省人,徐航、张志东、林立、黄楚龙、王来胜是广东人,但无一人是深圳本地人。
广东的繁荣,不仅是本地人努力的结果,也是外地人奋斗的结晶。
有人,就有钱和技术。有机会,就会有人。人、机会加钱、技术,2+2=起飞。前两者是根本,后两者是催化剂。
广西缺钱、缺技术,最根本是缺机会和缺能够抓机会的人。这两个问题,就相当于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一样,很难说谁先谁后,却又互为因果。


目前,国家经济进入中速发展阶段,人口增长已经平稳,大的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已经稳定。像改革这种千载难遇的机会已经没有了。但是,小机会还是有的。
科技依然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产业升级换代依然在持续进行。广西能不能够逆袭,关键是在能不能抓住这种产业升级换代的大小机会,多多引进东部外迁的产业。积小变为大变,汇小才引大才,终会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这一点,安徽是最为优秀的榜样。2000年,安徽省经济总量位居全国14名,至今已经上升到第11名,拥有汽车、面板、家电、量子、人工智能等一大批先进产业群。经济成色十足。
于变局中求发展。有变局才有机会,有机会才有人才,有人才才有资金和技术。广西,加油吧!
关键词: bot 海外 冒险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83800
飞翔币
253143
威望
224883
飞扬币
2706945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3-03-24
不错,了解了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83800
飞翔币
253143
威望
224883
飞扬币
2706945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3-03-24
也就看看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83800
飞翔币
253143
威望
224883
飞扬币
2706945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3-03-24
来看一下
srwam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710062
飞翔币
170
威望
25627
飞扬币
3206927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3-03-24
了解一下
srwam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710062
飞翔币
170
威望
25627
飞扬币
3206927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3-03-24
来看看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6360
飞翔币
211578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15651
信誉值
8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3-03-24
梧州这座城可以说是曾有多么辉煌,今天就有多么衰落,彼时还是人见人爱“小甜甜”,如今已是人见人厌“牛夫人”。
如果不是两广地区的人,可能连梧州在哪里都不知道,论存在感,它现在连门口的珠江(西江)都不如。
虽是地级市,但你一上街,就会发现:街上几乎是老人家的身影,象征活力的年轻人百米难寻,商铺更是门可罗雀,没落的痕迹,随处可见。
喂喂!梧州可是广府民系、粤语发源地,广西的风水宝地,更是广西与广东连接的纽带,为什么会衰落成这样?

一、曾经辉煌的梧州


翻开两广地图,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梧州两广地区的几何中心,距两个省会都不会很远。
它刚好在粤桂两省交界处,市区往东十几公里便是广东,又有桂江、浔江、西江三江汇流,占据广西8成以上的水流量,只需在家门口捣鼓个港口,就可一路直通广州、香港。
梧州市位置范围示意图,制图@《中国自驾地理》

这种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在整个华南地区都找不出几个,所以从尧舜时期开始,梧州就一直是封建统治者治理岭南的首选,于是此后几千年,梧州多数时间里,是两广地区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
从秦朝的岭南三郡,汉朝的苍梧郡治所广信县,再到明清时期,皇帝钦定在梧州设立两广三总府,即总督府、总兵府、总镇府。
梧州两广三总府图,图源@梧州市三总府博览区

梧州的地位一路上升,在最顶峰的时候,那些来两广地区述职的官员都得先到梧州报个到,再回到自己任职的地方。
既然梧州如此重要,那么当侵略者窥视中国时,这里必然是他们所觊觎的,因而在1897年时,梧州开埠通商,成为广西最早开放的内河口岸。
凭着不平等条约,依托西江“黄金水道”,外国的商人纷纷来到梧州,开设洋行、工厂,经营航运、进出口,既倾销商品,也掠夺原料,这座城市被迫走上近代化道路,迅速成为华南、西南地区的商贸中心。
珠江流域示意图,制图@《中国自驾地理》(请横屏观看)

直到民国,梧州晋升为广西最大的商业城市,仅进出口一项,就占了广西八成,城中水运频繁、商铺林立,繁荣程度与香港不相上下,从而号称“小香港”,当时极负盛名的国立广西大学也将校址定在梧州蝴蝶山。
广西大学知行书院,图源@广西大学官网

建国以后,由于格局的变化,梧州的地位有所下降,不过依着老本行,综合经济实力依然为“广西四大金刚”之一。
当时的梧州人觉得梧州肯定能发展更好,只是谁也没想到衰落会来的如此突然。

二、命运转折点


我们都知道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因素是改革开放,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并且伴随交通模式的迭代,经济发展结构也发生了改变。
比如那曾经输于梧州的玉林,黎湛铁路的开通,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逆袭,原本是小县城的贵港,也因铁路带来发展而撤县设市,小跑到了梧州前面。
黎湛铁路示意图,图源@广西铁路志

而梧州呢?2005年才有第一条高速苍郁高速,2009年有了第一条铁路洛湛铁路,在国内众多地级市开始进入高铁时代,这座城市才勉强吃上铁路、高速带来的“蛋糕”。
有人说梧州的地位比较尴尬,在水运时代,它可以凭借地势而“一家独大”,但错过铁路时代、高速时代的红利,经济发展自然进入困局。
民国时期水运发达的梧州

梧州的颓势如洪水泛滥,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还是要从08年时说起,当时广东打算“腾笼换鸟”,将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东西两翼,广西就觉得这是发展梧州的机会,就支持梧州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备。
并在2011年时成立了以梧州为枢纽的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欲推进梧州“东融”,而梧州本身也觉得拥抱广东会更好,非常积极回应,企图让珠三角推一把。


(印尼主流媒体《罗盘报》整版刊登《六堡茶飘香世界》的文章,六堡茶是梧州特产)
然而行动的确轰轰烈烈,但结果直接让梧州脱了层皮,珠三角经济带发展所带来的大城市虹吸效应,是所有周边城市的噩梦。
伴随广昆高速G80、南广高铁的开通,梧州与珠三角的时空距离大幅度缩小,成为广西人口流失最多的城市,马太效应越发严重,2022年的GDP排全自治区第九,被戏称“桂老九”。
可屋漏偏逢连夜雨,梧州承接珠三角的再生资源产业链原是它的支柱产业,但一纸“禁废令”,产业废了,邻居贺州也承接了“东融”的使命,梧州地理区位作用更低了。
贺州东融

也许有人会说广西不能财政支持一下梧州吗?毕竟人家广东肇庆就经常依靠广东的支付转移与产业帮扶,但广西本身穷,2022年的GDP只有2.6万亿,排在全国第19位。
何况,底下有那么多城市要发展,又要支持强省会战略,能给梧州的支持就更少了……

三、两广间的宝藏城市


未来的梧州如何发展,我们也无法预知,但就自驾旅行而言,梧州绝对是一座有味道的城市。
既然经济发展不起来,那就让时间走的慢一点吧!古老的粤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保存完好,倘若你是突然闯入,它的处处“粤”迹,大概会让你以为来到了广州。
梧州全景,图源@图虫创意(请横屏观看)

遍布全城各地的茶楼、骑楼,叹早茶、散步的老人家,将旅行者的时间拖入了那个时间还很慢的20世纪。
在梧州最值得看的还是那些骑楼,即使骑楼遍布整个岭南地区,但就规模与完整程度而言,梧州骑楼城是面积最广、保存最完整的。
五百多栋骑楼、约7公里的街道里,梧州粤东会馆、海关旧址、思达公医院旧址、银号钱庄等等足以让一个人从早逛到晚,一览梧州百年商贸的繁华。
梧州骑楼城,图源@图虫创意

战国时期,珠江流域有一个备受人们爱戴的女首领——龙母,是珠江流域重要的人文始祖,后人为纪念她而兴建庙宇,称龙母庙,其中又视梧州龙母庙祖庭。
梧州龙母庙依山傍水,桂江在庙前流淌,山上又立着国内最高、38米的龙母立像,在山下仰望就可以看到,虽然龙母庙所在的山并不高,但依然是俯瞰梧州的最佳观景地。
在每年每个关于龙母的节日里,即正月二十一、五月初八、八月初一、十一月初一,来龙母庙朝拜的人难以尽数,络绎不绝而热闹非常,喜欢人多的你,不妨挑个节日。
梧州龙母庙,图源@图虫创意

梧州城中有一处形似广州西关大屋的地方,名维新里,地处万秀民主路。
维新里是一条古老的街巷,最早叫合益街,为庆祝宣统年间,梧州在两广地区率先独立,故名,取“弃旧图新”之意。
由于维新里曾是达官贵人聚居区,也曾是梧州府衙、中共特委等机构的驻地,因此行走巷道,既能感受梧州曾经的繁华,也可在这时间留下斑驳痕迹的墙下,收取一组有一组民国图集,沉沦在梧州过去的时光里。
梧州,讲着粤语,收看珠江台,却是一座广西城市。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