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256阅读
  • 6回复

[转帖]喝茶丨为什么会口干?是茶叶品质不好吗?

楼层直达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6324
飞翔币
211574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15603
信誉值
8

— 本帖被 srwam 执行压帖操作(2024-12-15) —

透着玻璃远望窗外,星星点点的黄色小花,时不时随风摆动,点缀着片片新绿。
端起手中的温茶轻饮,回味着甜润的香气,静享闲暇的饮茶时光。
朋友慢悠悠的从洗手间走出来,边走边说:“你有没有口干的感觉?我们不是在喝茶吗?我怎么会觉得口干呢?”
是啊,喝茶,不就是在补充水分吗?为什么会口干?说好的生津呢?
其实,并不是所有茶都会有唇齿生津的感觉,我们抛开饮茶人的自身身体情况,来简单的探讨一下。
图片源自网络

生津是什么?
“生津”,是指口腔内分泌出唾液,在传统的养生中,唾液有着“延寿浆”的美誉。
好的茶叶会有生津的效果,品饮之后有舒顺喉韵,滋润口腔的感觉。
但有时喝茶,非但没有生津,反而口干舌燥,这是为什么呢?
图片源自网络

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茶多酚含量高
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清理自由基的功效,但它与口腔粘膜上皮层组织的蛋白质结合,会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膜,会让舌头感觉发干、发涩。
多酚类的羟基越多,所形成的膜就越厚,感觉也就越干越涩。
相反,若是多酚类的羟基较少,形成的膜较薄,逐渐化开后便会形成回甘,这也是好茶的一种标志。
如绿茶、生普等茶多酚含量较高的茶类,更容易发现这种情况。
图片源自网络

2、茶中火气未退
像岩茶这类工艺中有焙火环节的茶品,在刚加工出来一段时间内,往往“火气”没有褪去。
这时拿来饮用,自然会受茶叶中“火气”的影响,舌面便会有干涩的感觉。
不论是新茶还是因种种情况拿回去复焙的茶,最好多放一些时间再饮用。
在最合适的时机,才能真正感受到岩茶中的岩骨花香。


3、增加新陈代谢
喝茶与喝水都会增加新陈代谢,但往往喝茶比喝水更利尿。
喝水的目的多数为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而喝茶则不经意间一杯杯下肚,跑厕所的次数也随之增加。
随着体液的排出,身体里的水分也悄悄流失,便会越喝越觉得渴。


4、茶汤温度过高
《本草纲目》中提到:“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气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
茶汤过热不仅会烫伤口腔,还会使口腔产生一种干涩感,这与喝热开水的感觉相似。
刚刚泡好的茶,不要着急,待温热之时再饮用。
图片源自网络

一杯好茶能让人身心舒爽,也许就不会太在意轻微的干涩感。
若是干涩感较重,不能忍受,不妨少喝一点茶,多喝一点水,会缓解很多。
饮茶,是在甜爽醇润中的暖心之旅,希望茶友们都能有一个美好的饮茶体验。
关键词: bot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6324
飞翔币
211574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15603
信誉值
8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3-03-26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刷短视频期间,看到一段关于浓茶的解释。
“如果你将茶汤味道泡得太浓,就往里面加水稀释,就像厨师在后厨做饭,一道菜出锅前总要尝一下咸淡。”
兑水稀释,不过是事后弥补。
亡羊补牢,为时晚矣。
请客喝茶,当着客人的面,往浓茶里掺水稀释,这场景未免太尴尬。
再说,论茶汤风味,兑水掺水会让茶汤变得古怪。
浓茶的浓苦滋味,虽说能得到暂时缓解,但茶汤平白增添了水味。
对待泡浓的茶,加水稀释,治标不治本。
回到问题的根本,最重要的内容,在于提前预防。
从以下4点着手,避免浓茶的生成,才是关键。


《2》
一、适当投茶。
投茶过多,会埋下将茶汤泡浓的隐患。
不论泡什么茶,投茶数量的控制,都讲究适可而止。
以盖碗泡茶为例,市面上常见的白茶、红茶、岩茶、普洱茶等,推荐投茶量如下。
泡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春秋寿眉等,一概投茶5克;
泡红茶,冲泡正山小种、烟小种、金骏眉、小赤甘等,投茶5克;
泡武夷岩茶,大红袍也好,水仙肉桂也罢,建议一次泡8克;
泡普洱茶时,冲泡生普,投茶8克足矣。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投茶标准,清一色适用于110毫升容量的标准盖碗。
注水时,水量别太少。
往盖碗内注入沸水时,水位线接近碗沿,合盖后没有热汤溢出,最为合适。


适量投茶,茶水比例适中,更能泡出适宜大众的浓淡适中风味。
不过,哪怕是对照上述推荐的茶水比例,也有部分新茶友会感到困惑。
“5克、8克的投茶量,该怎么把控呢?”
很简单,买一把克秤放在茶桌上备用。
每次泡茶,先称重,再冲泡。
精准控制投茶量,既能预防茶汤被泡浓,又能减少对好茶的浪费。
要是凭借手感,随便抓茶,万一投茶太多。
原本仅需5克白茶,却一下子猛增到7克、8克、9克,甚至更多。
这么多的投茶量,肯定会将好茶泡浓。
若是冲泡荒野银针、有机银针、7年陈牡丹王等相对珍贵的茶叶。
每次浪费三、两克的茶叶看似不多,但积少成多下来,可谓是巨大浪费!


《3》
二、别将茶叶弄碎。
茶味浸出速度快慢,也是造成茶汤泡浓的重要成因。
浸出快,茶味释放过量,茶味易浓;
浸出慢,茶味缓缓释放,更利于掌握茶汤滋味浓淡。
结合现实情况看,干茶叶片保留相对完整的茶,不容易泡浓。
若是碎茶冲泡,情况则例外。
寻根究源,与茶叶的基础外观特性有关。
一片茶的诞生,来源自山茶科、山茶属的植物。
不管是什么茶,从植物学特点看,它的叶片都属于“革质型”。
经历制茶干燥处理后,干茶的含水量低,叶片易碎。
叶片保留完整的前提下,叶表的蜡质层完好。
冲泡时,干茶遇水刹那,可借助蜡质层充当屏障。


适当调节茶味浸出速度,类似防洪堤坝那样,避免短时间内茶味过量浸出,造成茶味泡浓。
反之,若是茶叶比较碎,叶片分崩离析。
叶片表面的蜡质层防护作用,彻底失效。
碎茶在冲泡时,内在茶味物质一股脑儿地泡出。
哪怕泡茶技术再好,也不可避免会将茶味泡浓。
所以为了妥当利用碎茶,学问可不少。
平日撬茶饼时,每次撬碎的茶末可以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到网上买点茶泡袋。
往里少量装入碎茶,将这些碎茶包用于玻璃杯泡茶或者煮茶,倒也方便。
若是按照常规泡法,麻烦较多。
哪怕依照标准投茶量,碎茶末冲泡时,前3-4冲左右茶汤滋味容易偏浓。
后续再续水浸泡,又会因为茶味提前过多消耗,造成不耐泡!


《4》
三、别提早闷泡。
干茶遇水,一触即发。
泡茶喝,是一场茶与水邂逅的艺术。
内质丰沛的好茶,浸泡时间不需太长,快速冲泡便能泡出精彩风味。
若是闷着喝,反而会提前消耗过多茶味,将茶汤滋味泡浓不说,还会影响后续的耐泡表现。
用盖碗泡茶,提前闷泡是一大冲泡禁忌。
不管是什么茶,浸泡时间都要遵从“先快后慢”的规律。
前5、6冲左右,茶汤滋味渐入佳境,茶味表现处于上升期。
这会儿,千万别闷茶。
快速注水,快速出汤,快速沥干,泡茶务必求“快”,才是王道。


要不然,往盖碗内注入沸水后,迟迟不出汤。
干茶待在又闷又热的环境内,内在的茶多酚、咖啡碱等苦涩茶味物质快速释放,汇入茶汤。
闷出来的茶汤滋味,苦、涩、浓。
刺激性太强,风味表现一言难尽。
倒不如快出水冲泡,更能泡出浓淡相宜,香清甘活的绝佳风味。
为了合理调节茶味浓淡,盖碗泡茶并不是每一次都追求“快”。
连续快速冲泡多次,随着大量茶味被消耗,一泡茶的风味表现进入尾声。
步入尾水期后,若是继续快出水,泡出来的茶味会偏淡。
适当坐杯,延长浸泡时间,促进内在茶味物质浸出,更能合理利用茶味!


《5》
四、茶水分离。
泡好一杯茶,茶具选择很重要。
按基础泡茶功能的不同,茶具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是,茶水不分离式。
包括玻璃杯、大茶缸、保温杯、大茶碗、焖烧壶等。
另一类则是茶水分离式。
包括盖碗、茶壶、飘逸杯、快客杯等。
泡茶喝,为了展现好茶的完整风味层次变化,逐次冲泡,逐道出汤,依次细品,才是上选。
若是追求简化,用玻璃杯泡茶。
那么,哪怕品质再好的茶,泡上2-3杯茶后,再次续水茶味立马就淡。


对于茶水不分离的茶具,它们在泡茶时,一概不适合投茶过多。
仅需一小撮干茶,便能泡出一杯茶。
投茶量太多,反而会将茶味泡浓。
而对盖碗、茶壶来说,泡茶喝,务必要及时分离茶水。
茶味没有泡淡前,别想着坐杯闷泡。
倒茶出汤时,茶汤务必彻底沥干,别拖泥带水。
完全沥干,底部不留残茶。
不然,剩余在底部没沥干的茶汤,会将茶味闷得极度浓重。
下一冲再次注水,这部分闷得浓酽不堪的茶水,兑入下一道茶汤内。
会像推到多米诺骨牌那样,让茶汤越泡越浓,越泡越涩。
鲜香醇爽,香清甘活的绝佳茶汤风味,难以呈现!


《6》
收到一条新留言,“喝茶不喝浓茶,哪能叫喝茶!”
且慢,这种说法太固执片面。
浓重苦涩的浓茶,多饮无益,会加重人体的肾脏和肠胃负担。
咖啡碱不耐受的群体,更是不宜饮入浓茶。否则会带来喝茶失眠的困扰。
茶圈内,历来不主张喝浓茶。
好端端的茶,没必要非泡浓了再去喝。
喝好茶,浓非厚,淡非薄。
茶味浓淡与否,主要依靠泡茶方式调节(增加投茶量与浸泡时间等),与茶叶品质无关。
茶汤厚薄与否,能展现好茶的硬实力。


产区环境优越,制茶工艺到位的好茶,内在茶味积累充足。
冲泡时,即便是快出水泡茶,也能泡出醇厚稠滑的茶汤。
啜入一口,香滑无比,回味无穷,生津持久。
醇厚、细腻、茶香落水,回甘生津,才是实打实的品质展现。
先天底子不足的劣质茶,哪怕将茶汤闷得再浓,也不会带来这般香滑美妙的汤感!
说到底,闷浓闷苦的浓茶,不推荐多喝。
温茶淡饮更养人,泡茶时尽量避免将茶味泡浓,方能不负好茶!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83678
飞翔币
253135
威望
224883
飞扬币
2704970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3-03-26
来看一下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83678
飞翔币
253135
威望
224883
飞扬币
2704970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3-03-26
也就看看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83678
飞翔币
253135
威望
224883
飞扬币
2704970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3-03-26
不错,了解了
srwam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710062
飞翔币
170
威望
25627
飞扬币
3206927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3-03-27
来看看
srwam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710062
飞翔币
170
威望
25627
飞扬币
3206927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3-03-27
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