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7777
-
- 注册时间2007-05-02
- 最后登录2025-05-04
- 在线时间18637小时
-
- 发帖786360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飞翔币211578
- 威望215717
- 飞扬币2615651
- 信誉值8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786360
- 飞翔币
- 211578
- 威望
- 215717
- 飞扬币
- 2615651
- 信誉值
- 8
|
—
本帖被 srwam 执行锁定操作(2024-12-15)
—
如果说“第4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大的看点是什么?或许会有人说:是刘青云摘得“最佳男主角”实至名归。又或许有人说:是郑秀文摘得“最佳女主角”众望所归。也可能有人说:是林诺以10岁的年纪摘得“最佳新演员”爆冷门。但对于我来说,最让人意外的是这部仅仅公映4天之后,便因社会舆论而被迫停映的《给十九岁的我》,在无缘所有奖项的情况下,独得“最佳电影”这一殊荣。 这样的结果,比起10岁的林诺获得“最佳新演员”更让人大跌眼镜。单纯从艺术的角度来说,金像奖颁给《给十九岁的我》任何一个奖项我都不会太过意外。甚至是将“最佳女主角”的殊荣颁给这一群花季少女,我都是可以理解与支持的(虽然我更希望是郑秀文来摘得这一桂冠)。但将这个从某种角度来说,比影帝与影后更重要、更有象征意义的奖项颁给《给十九岁的我》,对我个来说是无法接受与理解。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第4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主要获奖者都有那些吧。“最佳影片”由《给十九岁的我》获得。“最佳导演”由《神探大战》的韦家辉获得。“最佳新导演”由《正义回廊》的何爵天获得。“最佳男主角”由《神探大战》的刘青云获得。“最佳女主角”由《流水落花》的郑秀文获得。“最佳新演员”由林诺获得。“最佳男配角”由《风再起时》的许冠文获得。“最佳女配角”由《还是觉得你最好》的王菀之获得。“最佳编剧”由《神探大战》的韦家辉、陈伟斌、麦天枢共同获得。 或许眼尖的你已经发现了,在所有这些重要的奖项,以及未列出来不太受影迷“重视”的奖项中。《给十九岁的我》只荣获了“最佳影片”这最后一个大奖,一个代表着一部电影整体水平与水平的大奖。可以说“最佳电影”这样一个名字,对一部电影来说,无论从那个方面来看都要比“影帝”或“影后”更有含金量。也正是这样一个最具含金量的大奖,被1779人用58.07%的投票率,一致通过并认为应该颁给《给十九岁的我》。 尽管这部影片因其中的主要“演员”在媒体发声称:校方与剧组无视自己不愿公开出现在影片中的诉求,以被自己被剧组偷拍的内容也搬上大银幕等“丑闻”,而被迫放弃公映。但作为《给十九岁的我》的联合执行导演郭伟伦,却依旧向公众表达出自己“没有错”的讯息。他在金像奖典礼上声称“记住,不要害怕,先拍,先剪辑,先放映”。对于他来说,香港的纪录片如果发展,首先要做的是“不要害怕”。 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纪录片真应该是用这种方式来拍摄吗?这部本该只是纪录“英华女子学校”六位女学生在中学时代三年学习经历的纪录片。最终被张婉婷、郭伟伦和他们的剧组,拍成了记录这些女学生直到大学毕业整整十年人生经历的时代纪录片。最终,无论是原本的发起人“英华女子学校”,还是拍摄方的张婉婷与郭伟伦,都无视这些长大成人之后的女学生不希望公开放映的诉求,公然向全社会开始放映《给十九岁的我》。 而最重要的一点,当“英华女子学校”与《给十九岁的我》剧组开拍之前,他们向这些女孩子承诺的是:这将是一部不会公开放映,只会被用于学校纪念与筹款的内部纪录片。可在时隔十年之后,一切都变了,一切都不再受到监管与监督。而作为这部以纪录六个人阶段性人生经历为主要噱头的电影,在利益与名声面前彻底放弃了自己的道德底线。他误以为,观众在猎奇心的驱使之下,会自然而然的忽略掉影片中主角不愿公开自己人生的诉求。 最终,这部让张婉婷名利双收的《给十九岁的我》,在仅仅公映4天之后。但因校方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迫于无奈只得将其停映了事,同时也单方决定退出第41届金像奖各奖项的角逐。可最神奇的一幕的发生了。作为“第4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主办方,他们犯了一个跟《给十九岁的我》剧组和“英华女子学校”一样的错误。“第4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决定不接受校方主动要求退出角逐金像奖的要求,并且还让这部极具话题性的电影拿到了“最佳影片”这个大奖。 无论《给十九岁的我》剧组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与动机。在当事人公开自己的意愿之后,在当事人公开剧组与校方强行公映与隐瞒实情的现实之后。即便这部《给十九岁的我》有着超越全球纪录片的水准与艺术性。但作为一部经没有了道德底线的纪录片,一部制作方已经通过放弃映来证明自己有问题的电影。真值得金像奖把他捧为“最佳影片”吗? 那1779位可以参与投票并决定谁才是“最佳影片”的金像奖评委们,你们评判一部电影好与坏的标淮是什么?是话题性?是争议性?是流量?是艺术?还是道德底线?为什么一部掺杂了“偷拍”等内容的电影,可以被评为“最佳影片”?只因为这部《给十九岁的我》有着超越所有参赛电影的话题度?还是因为这部《给十九岁的我》记录了太多十年间的风风雨雨?毕竟这六位女生,在这十年间几乎都经历了中学与大学这两个至关重要的人生阶段。 比起大热门的《正义回廊》最终只拿到“最佳剪接”“新晋导演”两个项奖。《给十九岁的我》的“最佳电影”真可谓是“第4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大冷门了。为何《正义回廊》只拿到了可有可无的两个奖项,或许是因为他记录了“太过不堪”的一面。为何《给十九岁的我》只拿到了最具含金量的奖项,或许是因为他记录了“太过不堪”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