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聊天时,随口提到某样商品,过一会,
手机购物平台上就看到相关商品的网络推送。这是“巧合”还是手机真的能“听”到我们的日常对话呢?
手机能收到各种五花八门的广告,其实就是我们不经意间授权手机APP很多权限,尤其是手机的麦克风。

这些有被授权的APP一旦拥有了麦克风权限,就可能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听到用户的谈话内容,以及周围所处环境的声音。
即使这个APP你没有开启,它照样可以在后台自动运行,然后使用麦克风权限。
APP会对“听”到的内容进行分析,判断你潜在的需求,尽可能地推送你感兴趣的广告。
为保证
安全性,在安装或首次打开App的过程中,通常会弹出提示要求用户授予权限。如果用户在没有仔细查看的情况下直接点击同意,那么很容易会产生未经同意擅自获取通讯录、擅自发送短信、擅自录音等风险。
在安装完APP首次打开时,认真阅读App要求的权限,仅授予必要的权限;后续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有权限未开启,还可以通过
系统设置中手动开启。
还有这些操作,也会让个人隐私“无所遁形”。
1、安装不明APP不要随便安装来历不明的
软件,
下载软件尽量选择在软件商店或应用官网下载。尤其是通过短信外链、扫二维码下载的APP,存在极高的被骗风险,请牢记不要通过点击陌生链接或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学会辨别APP的真伪也很重要,怎样辨别有“猫腻”的APP?可以点击下方图片链接了解。

《手机里有这款APP的,请马上卸载!》
2、网络分享暴露敏感信息通过网络分享日常吃喝玩乐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但是大家也不要什么东西都在网络上分享,因为有心人可以借助特殊软件,从你随便晒的一张飞机票或火车票的票据条形码上,轻易读取你的个人信息。
保护个人隐私,不上当受骗,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关注“珠海公安”公众号,第一时间了解最新骗术,帮你保护好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