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96阅读
  • 10回复

[转帖]“秀才”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说出来可别不信,别被影视剧误导了

楼层直达
z3960 
级别: 茶馆馆主
发帖
770593
飞翔币
207694
威望
215657
飞扬币
2511651
信誉值
8

— 本帖被 srwam 执行取消锁定操作(2023-12-23) —

众所周知,大家对于读书人的印象,总是停留在迂腐刻板,但秀才却是中国古代千千万万读书人踏上仕途之路的第一步,并且读书人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自古以来,“秀才”一词就有,只是含义不同而已。再加上秀才是科举考试中的最低等级,所以被很多人忽略了。
那么,秀才相当于如今的什么学历呢?说起来别不信,不要被那些影视剧给误导了。
在古代社会,秀才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社会地位。虽然他们都是平民出身,但考取了功名之后,他们就不是普通人了。


值得注意的是,考举之路极为艰难。想要获得这个称号,必须要经过严格的院试考核,而能够进入其中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获得学士头衔的考生,往往意味着其在当时的学术水平很高。仅以明清为例,将举人分为仓廪生员、增广生员和附生员三类。进一步地说,三者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科举排名上。仓廪生员在科举考试中排名较高,可享受国家津贴。


至于扩招生和附生,则是后来扩大招生规模后才出现的,这些人并不属于国家资助范围。因此,拿到秀才之后,日子就好过了不少。
此外,秀才还享有许多特权,这一特权进一步拉大了他们和普通百姓之间的差距。如秀才不需缴纳赋税,见县官不下跪,小罪可从轻处理,或以功名抵罪等等。这些权利保证了他们得到良好的待遇,使他们免于被任意侮辱或判处严厉的刑罚。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秀才”是古代社会的精英知识分子。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而且在社会和政治上也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在古代社会中,士、农、农、工等阶层给予较高的评价也是合情合理的。
与之相比,平民百姓的生活却是喜忧参半。他们要自己耕种,要纳粮,要交税,要见到官员,都要恭恭敬敬地行礼。稍有差池,便会受到鞭刑或劳役,这一点和秀才的待遇是截然不同的。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秀才不能考上秀才、进士,也有很多选择。他们或在地方任职,或为地方官员,或以其名望,或当乡绅、乡人,参与、指导地方自治,或以教书为业,或以教书为业。
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民来说,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并不多。一辈子都要在田地里劳作,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其实,“秀才”一词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指才高八斗、才德卓绝之辈。据史书记载,齐国宰相管仲向齐桓公谈到当时的社会形势时,曾说过:"有才者皆可为士"。
两汉时期,为选拔官吏,引入了荐举制度。各地的官员都会推荐当地的孝子贤良之士参加考试,以求入仕。


此时的文人不仅重视才学,而且重视道德修养,特别是对孝的重视。比如有些人,就是因为孝顺,才被推荐的。当然,也有一些人是靠着自己的学识,被称为“秀才”。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官中制度,官员的仕途往往是由出身决定的。不过荐举制度还在,举子还得经过重重考验,要求极为严苛,不仅要清楚家世清白,而且还要通晓经籍,擅作文章,言出必准。


那个时候,那些豪门大族想要让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就必须经过科举考试,和普通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自隋唐建立科举制度以来,举人是三科中最难的一科。据说,隋朝开皇七年,每州只有三个人能参加科举,最后只有一个人能被封为“秀才”。到了唐朝,一年能考中秀才的寥寥无几,一年两年才出一到两个,这就说明了科举的门槛有多高。


到了宋朝,由于大规模的科举考试,“秀才”渐渐成了读书人的代名词,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秀才”。明清两朝,秀才重归科举之首,代表着入门资格。换而言之,大部分读书人都要先参加地方上的科举考试,拿到秀才头衔,才能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
因此,十年寒窗常指的是考中秀才的过程。也正因为这一关太难,很多寒门学子都考不上,也就失去了翻身的机会。


在现代教育制度下,大学生常常要经过小学,初中,高中的艰苦学习,才能有一个好的工作,有一个好的收入。而在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士子若要入仕,必先考秀才。
那么,用现代教育制度来说,古代的秀才到底是什么学历?事实上,由于古代的科举制度与近代的教育制度在目标、标准、过程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简单地将二者作简单的比较是不恰当的。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古代选举的过程。在古代,举人要考中秀才,首先要经过童试,然后才能参加乡试、会试和殿试。
而乡试又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过了这一关,才算得上是第一等的秀才。乡试的录取率极低,一般只有两成。也就是说,在古代,能够从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秀才的人,无一不是惊才绝艳之辈。


我们可以把古代秀才和现代教育制度下的高中阶段作比较,在现代教育制度下,高中毕业生要通过中考才能升入高中。
可以这么说,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与难度,就相当于古代文人所读的《四书五经》。因此,古代文人相当于现代教育制度下的高中学业成绩。


但这种简单的对应关系,无法全面反映古代文人的真实价值。因为在古代秀才已经不只是一个文凭的象征,而是一个人进入仕途的起点。
考取秀才的人,有机会到地方任职,参与政事,报效国家。而在现代教育制度下,高中毕业之后还要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才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教育与社会地位。


另外,古代学者的培养方法与现代教育制度存在较大差异。在古代,读书人要么在家里自学,要么拜名师为师,才能考中秀才。要掌握好四书五经之类的经典著作,就得花上很长的时间和精力。
然而,在现代社会,学生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学习了各种各样的学科知识,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因此,单纯地把古代文人与近代教育制度中某一阶段的简单比较,是无法准确反映古代文人的价值与地位的。


我们既要尊重古代科举制的独特性与复杂性,又要看到它所具有的优越性与发展潜力。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构建和谐社会尽一份力。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飞扬币 +50
爱我中华 飞扬币 +50 2023-11-28 您的帖子很精彩,感谢您的付出!
关键词: bot 系统 360 推荐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z3960 
级别: 茶馆馆主
发帖
770593
飞翔币
207694
威望
215657
飞扬币
2511651
信誉值
8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3-11-28

在一般印象里,秀才似乎都不是什么褒义词,什么“酸秀才”、“穷秀才”,属于被调侃与取笑的对象。
但是,在古代如果想要成为秀才,难度远远超乎今人之想象,祖坟得冒八次青烟才行。
而且,秀才的含金量,也是被人们所严重低估。


01
秀才,本意为“优秀的人才”,在隋唐以前,地方举荐优秀人才出任官职,是为“举秀才”,虽然略低于“举孝廉”,但是想成为被举荐对象,非是易事。
在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曾单独设置了“秀才科”;到了宋代,秀才成为有应举资格的士子统称。
在明代,秀才成为府学、州学、县学的学员专称,所以也称“生员”。
今天所提到的秀才,一般是专指明清时期的秀才。
那么,在明代,想要成为一名秀才,难度具体有多高呢?真是有手就行吗?
答案是:难度非常高,超乎想象的高;光有手肯定不行,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否则就是千手观音来了也没用。
考取秀才功名,需要历经三个关口,分别是县试、府试、院试,一关一重天。
而99.99%有志于考取功名的人,不要说过第一关,就连报名资格都无法获得。
县试,即童生试,考生在户籍所在县参加。
想要参加县试,肯定得是读书人——这看起来是一句废话,但实际上,明代虽然识字率已经是封建时代的顶峰,也不超过25%。


而且,识字与粗通文墨,是两个概念。只有粗通文墨,能单独做文章,才算得上是读书人。
而即使侥幸是读书人,也不代表就能参加县试。
因为,参加县试需要本县廪生作保,目的是要防止三代内从事贱业者应试。
廪生,即成绩优异的秀才,每个县定额20人,由朝廷定期发放银子、粮米作为补助。
什么是贱业?即优伶、娼妓、衙役、乞丐、奴婢等。
直系亲属三代以内有贱业者,禁止参加科举。
这个查证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廪生只会对知根知底的人作保,否则如果出了问题,会直接影响自身的光明前途。
确切说,如果想要参加县试,就需要是本县廪生的圈内之人。
此外,应试者还需要五人联保,就是五个考生互相作保,其中一个出问题,那么另外四人需连坐,一起完蛋。
所以,不但要是本县廪生的圈内之人,还要是本县读书人家庭的圈内之人。


02
如作保顺利,则可参加县试,每年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教渝监试,一共考4-5场。
第一场为正场,当场出成绩,录取者可直接参加府试,不需要参加后续几场。
未录取者继续参加后面3-4场,每场都刷下来一批人。
最后一场考完,确定可参加后续府试的名额,一般能有50人左右。
县试通过之后,则是下面的府试。
府试是在所属州府开展,每年四月举行,由知府主持。在报名、保结以及考试场次、内容等方面,与县试大同小异。
区别在于作保廪生需2人,这也使得作保难度大为提升,不是真正圈子里的人,根本找不到两个廪生作保,有钱也不行。
在顺利通过府试之后,即可获得童生的称号。
应该说,只要是圈内人,有廪生作保,可顺利参加县试、府试,那么获得童生的称号并不算太难。
这是因为县试与府试都是本地的知县、知府主持,录取与不录取,只在知县、知府的一念之间。
尤其是县试,只要文字通顺者,基本都能够通过。
但是,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的院试。
明代的科举是由院试、乡试、会试、殿试构成。也就是说,只有院试才是真正的科举考试,前面的县试与府试,只能算是小儿科。
03
院试是在所属省城举行,三年两次,由学政主持。因为学政称提督学院,所以称为院试。
院试是由正试与复试两个部分构成,试卷有严格的弥封程序,而且参与评卷者都是从外地遴选的书院山长,以避免出现作弊情况。
而院试最终录取通过者,就是生员,也就是秀才。


院试最后录取人数并无定数,这是因为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文教水平等有所不同。
在大明王朝的276年统治期,总计录取秀才人数是40万人左右,平均每年大约1300人。
大明朝有两京(南北直隶)十三省(承宣布政使司),15个省级行政地区,平均每个地区还不到100人。
这是什么概念?每个省,每年只有不到100个秀才名额!
那么,今天的清北,在各省的录取人数是多少呢?有兴趣的可以查一下。
不管是哪个省,两校加起来必然是远超过100人的。
04
在成为秀才之后,也就正式步入士人阶层,“士农工商”,士人才是人上人。
成绩优异的可以成为廪生(府学40人,州学30人,县学20人),每个月可以领取6斗米(70斤),每年可领取食饩银4两。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每月70斤米远不及低保户。
但是在生产力欠发达的古代,每月70斤米已经是足以令人产生幸福感的数字了。
4两白银看起来不多,然而当时很多普通百姓一辈子只用铜钱,都没摸过白银……
此外,廪生还有多种来钱渠道,比如收取作保费用、办学习班(学馆)等。
而即使不是廪生,只是普通秀才,也享受多种实惠:
第一,免除差役。明代百姓需要在农闲时服差役,包括修造河堤、桥梁、道路、城墙、皇陵,等等。而成为秀才之后,不但自己免除差役,还可以免除一个家人的差役。在明嘉靖之后,甚至扩大到了秀才免征粮。
第二,见官不跪。明代的平民见到官员要跪着说话。


而秀才因为有功名在身,见官不跪。在犯罪情况下,也需要先报请学政衙门开除生员功名,才可抓捕。
第三,自由行走天下。古代普通百姓一般不允许离乡,如果出门则需要有官府发放的关凭路引,获取并不容易。而秀才则可以自由出行,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第四,低价租用官田。在明面上不允许生员租用官田,但是在实践当中,因为秀才的社交关系广阔,与官府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租用官田的情况随处可见,而且价格低廉,甚至拖欠地租多年也无人追讨。
此外,还可以开馆授徒、进入官学做老师、给官员做幕僚、代写信贴,等等。
只要肯经营,就必然不会穷困潦倒。
之所以有的秀才穷困,那是因为不事经营,一门心思的考举人,这样不但收入来源少,而且考举人的花费颇大,最终家里陷入贫困。


比如《儒林外史》当中的范进,就是如此。
而同样是《儒林外史》,严监生的两个小舅子:王仁、王德,都是秀才功名,却都开着学馆,每年赚大把的银子。
05
所以说,千万不要看不起秀才。在明代,秀才已经算是人上人了。
如果穿越到大明朝,一定要想方设法考取一个秀才功名,如此才能做一个真正的人。
否则,就是野草,是羊群……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级别: 茶馆馆主
发帖
565844
飞翔币
199353
威望
3696
飞扬币
2881230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3-11-28
学习了
srwam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641738
飞翔币
1700
威望
25287
飞扬币
2894099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3-11-28
来看看
srwam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641738
飞翔币
1700
威望
25287
飞扬币
2894099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3-11-28
了解一下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39150
飞翔币
228933
威望
224673
飞扬币
2475862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3-11-29
来看一下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39150
飞翔币
228933
威望
224673
飞扬币
2475862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3-11-29
也就看看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39150
飞翔币
228933
威望
224673
飞扬币
2475862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3-11-29
不错,了解了
级别: 终身优会
发帖
233993
飞翔币
46754
威望
39497
飞扬币
754878
信誉值
30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3-11-29
了解一下。
级别: 终身优会
发帖
233993
飞翔币
46754
威望
39497
飞扬币
754878
信誉值
30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23-11-29
随便看看。
级别: 终身优会
发帖
233993
飞翔币
46754
威望
39497
飞扬币
754878
信誉值
30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23-11-29
路过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