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200阅读
  • 12回复

[转帖]羽绒服里穿薄点才暖和!一个超简单的穿搭技巧,快收藏

楼层直达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6500
飞翔币
211586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15908
信誉值
8

— 本帖被 huwg 执行压帖操作(2024-09-13) —
一到冬天,怕冷的人就恨不得把家里的所有衣服都套身上。不光要穿羽绒服,里面还要穿还要毛衣、秋衣、打底衣层层套,生怕一个没穿够,寒气就从缝隙直入五脏六腑。

但……这么穿舒服程度直接跌破一星,手脚锢得险些不过血也就算了,好像也没暖和到哪里去!相比那些羽绒服里套件短袖就能火速出门,雪地里都能 kuku冒热气的人,真的是白受罪了。
不是说冷了就加衣服吗,那为什么羽绒服多穿点反而不如少穿来得暖和?

保暖的奥义,是适度的蓬松!

我们的身体时刻都在产热,由于人体和外部环境的温差,我们也在时刻发生着散热。如果散热太快,产热速度跟不上,我们就会感到很冷,而如果几乎不散热或者散热速度慢,我们产生的热量都能积蓄在身体周围,自然就能暖暖的。
因此保暖的本质,就是减少人体本身热量向环境的散失。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往身上包裹一些传导热量速度比较慢的东西。那怎么看物质传递热量的速度呢?
我们可以看热导率(又叫导热系数)这个指标。热导率是单位面积、长度的材料在单位温差下和单位时间内直接传导的热量。简单来说,一种物质的热导率越低,它传递热量的速度就越慢,而保温效果就越好。反过来,热导率高,传递热量速度快,保温效果就不好。

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同
我们目前常用在保暖衣服中的羽绒、羊毛、棉等天然纤维,以及腈纶、粘纤、涤纶等,都是热导率相对比较低的材料。但如果要说目前世界上热导率最低的物质,还得是静止的空气
因此,对于一件既定的衣服而言,除了它本身的热导率要够低,它还需要能在面料表面制造适当厚度且稳定的空气层,强强联合保温效果更佳。
现在流行的保暖材料,基本上都是制造稳定空气层的好手。
比如羽绒,绒朵呈现稳定的、立体的朵状结构,比表面积很大,能黏附非常多的空气;绒朵上的绒丝呈现中空结构,能存储空气。一朵一朵的绒朵结合起来,就成了一整个能大量存空气的立体结构。也难怪目前在保暖这块,日常材料中还没谁能比得上羽绒。


放进衣柜压了一年的羽绒服没有上一年穿着暖和或水洗后不暖和了,就是因为绒朵的立体结构被破坏无法储存空气了。用洗衣机的空气洗功能或让洗衣店处理一下,就能恢复保暖性能了。
人造纤维也在通过优化纤维结构来储存更多空气。比如棉服填充中常用的聚酯纤维(涤纶),就可以通过把纤维制成中空结构再制成絮片等方式来制造存空气的立体结构,从而提高衣物的保暖性。近年很火的德绒,有特殊的双T型纤维结构能存下更多空气,因此德绒的保温性能也就比普通腈纶好。
最近刊登在《科学》(science )的仿北极熊毛纤维就更厉害了,这种新纤维模仿了北极熊皮毛的中空多孔结构和致密外壳,在纤维内部制造了超过90%的孔隙,从而达成了和羽绒类似的保暖性能,但所需要的材料厚度却只有羽绒的1/5。
总之,无论是哪种保温材料,保温的关键都在于制造适当厚度并且足够稳定的空气层

舒服又温暖,真不难

我们穿衣服的时候,除了衣服材料本身的纤维间可以存储空气,层与层之间的空间也可以储存空气。那是不是层数越多,衣服里存的空气就越多,整体的保暖性也就越强了呢?
事实上是空气层太厚,空气层从内至外就会产生比较明显的温差,而这就会导致空气流动产生热对流。而一旦发生了热对流,热量的流失反而会更快
除了温差导致热对流,层数太多还会把空气层挤薄。当层数超过某个值后,衣服层与层之间的空气存量反而会随着衣服层数的增加而减少。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如果你秋衣外面套保暖衣,保暖衣外面再套毛衣,就算你买的衣服尺码再大,衣服和衣服之间都难免挤得紧紧的,而这么一挤留给空气呆的位置就不多了。而且我们活动时,层与层之间的挤压、摩擦还会进一步加剧空气的流动。不光空气层被压薄了,还流动起来了,保暖性能降低了不止一点点。
所以,除了别穿太多层,冬天也别穿太紧,尤其是外套要稍微宽松一些。其实可以在内层制造额外的空气层,获得更好的保暖效果。穿着舒适感提高了,温度也提高了。
当然,外套太大了也不好,毕竟太大了容易灌风,那呼啸的寒风从领口、衣服下面吹进来,任你穿再好的装备那热气都是捂不住的。所以除了衣服本身要给力,别忘了领口上塞个围巾挡风,外套的版型也尽量选择下部微收口的,可以避免灌风。

如果想要穿的保暖,可以采取这个公式来穿搭:

1.外层选择羽绒服、棉服、羊绒大衣、环保皮草、冲锋衣等有一定抗风能力的衣服,如果本身可制造较厚空气层更佳。
2.中层采用柔软、蓬松的摇粒绒、抓绒、薄羊绒、羽绒内胆等再制造空气层。如果外套本身就比较保暖,且比较抗冻,可以直接去掉中层。
3.内层选择吸湿透气的贴身保暖内衣、速干衣、瑜伽衣等,迅速透湿透气,避免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湿气在衣物内积攒,影响外层的蓬松度降低保温性能。[color=rgba(0, 0, 0, 0.9)]
如果你觉得这样比较抽象,再给大家贡献几个具体的穿搭:

  • 超级抗冻版(应对零下15度的暴雪日)

男士:厚款外套(毛外套或羽绒服)+羊毛毛衣+打底衣
女士:长羽绒服+轻薄羽绒内胆+长袖瑜伽服/皮草+羊毛针织衫+打底




作者拍摄

  • 基础抗冻版(应对零下5度左右的温度)

男士:羊毛大衣+羊绒毛衣+打底衣
女士:长款羊毛大衣+超薄款羽绒服(充绒量30g左右)+长袖春装(只要材质合适,什么都行)



图源:作者拍摄

  • 要风度也要温度版(应对零上温度)

男女通用:薄款外套+长袖春装

作者拍摄
另外,内层材质上是否适合选择纯棉的,还是需要看使用场景。如果只是日常穿着,没有较大运动量,纯棉的内层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有较大量的运动,出汗量较大,则不推荐纯棉的内层,纯棉吸收大量汗液后,潮乎乎的一片不仅贴在身上不太舒服,还会影响整体保暖效果。
纯羊绒或羊毛的很推荐,就是价格不太友好。
如果考虑性价比和打理简单,将保暖材料和吸湿材料混纺的材质也很好。比如将腈纶、涤纶等有保暖性能的材料和莫代尔、棉、粘纤、竹纤维等有吸湿性能混纺的材质,就能兼具保暖和吸湿性,而且价格也很友好。
除了这些,还要尽量避免内侧有长绒毛的那种内衣。虽然长绒毛看起来暖乎乎的,长长的绒毛把水汽捂在皮肤表面,一点也不舒服。
下装同理类推如上面穿搭图所示。因为冬季衣物一般比较长,下装两层足以:外层抗风、内层吸收透气兼职保暖即可。

总之,想保暖真不是靠硬堆层数,掌握好空气穿衣大法,才能舒舒服服从头暖到脚!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飞扬币 +50
爱我中华 飞扬币 +50 2024-02-03 您的帖子很精彩,感谢您的付出!
关键词: bot 推荐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级别: 茶馆馆主
发帖
618068
飞翔币
215450
威望
3961
飞扬币
3145083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4-02-03
健健康康
srwam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710062
飞翔币
170
威望
25627
飞扬币
3206927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4-02-03
来看看
srwam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710062
飞翔币
170
威望
25627
飞扬币
3206927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4-02-03
了解一下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84008
飞翔币
253155
威望
224883
飞扬币
2708034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4-02-04
来看一下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84008
飞翔币
253155
威望
224883
飞扬币
2708034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4-02-04
也就看看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84008
飞翔币
253155
威望
224883
飞扬币
2708034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4-02-04
不错,了解了
级别: 终身优会
发帖
250207
飞翔币
48308
威望
39522
飞扬币
886636
信誉值
30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4-02-04
了解一下。
级别: 终身优会
发帖
250207
飞翔币
48308
威望
39522
飞扬币
886636
信誉值
30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4-02-04
随便看看。
级别: 终身优会
发帖
250207
飞翔币
48308
威望
39522
飞扬币
886636
信誉值
30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24-02-04
路过飘过。
huwg 
级别: 管理员
发帖
357861
飞翔币
699910653
威望
6426759
飞扬币
5807590
信誉值
50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24-09-13
来看看了
huwg 
级别: 管理员
发帖
357861
飞翔币
699910653
威望
6426759
飞扬币
5807590
信誉值
50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24-09-13
了解一下
huwg 
级别: 管理员
发帖
357861
飞翔币
699910653
威望
6426759
飞扬币
5807590
信誉值
50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24-09-13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