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吵架,若劝架的朋友说一句,既然过得这么辛苦,不如相忘于江湖,估计夫妻马上同仇敌忾的把枪口对准劝架的朋友。因为大家都说夫妻要相濡以沫,然后是没有下文的。哈哈~~这样的半截子成语好像还有一些,没底蕴,就知道这一个。 《庄子 大宗师篇》中有句“泉涸,鱼双与予处于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于是,江湖一词便延续至今。至于江湖的定义,也就被文学熏陶的多姿多彩了。 有时候不免遐想,什么是江湖?就是那些我现在能看到的影视剧中的血雨腥风,黑白两道,还是有其他意义?江湖和社会在范畴方面有什么不同? 所谓江湖就是一种境界。我们生活的社会,有很多不能抛洒的责任,也有很多不能不顾的事情。于是,人们向往一种可以凌波微步,可以横舟岸边,可以随心所欲的一湖净水。那里有侠义之士主持公道,那里有英雄气概可以指点江山,那里可以华山论剑,那里可以煮酒论英雄。一切事情都可以敢爱敢恨,简单明了,以“是非”为准则,以“黑白”论正邪。 教义的因果轮回只是一种假说,有生之年无法得到验证,人生又不可能处处公平,于是我们向往侠义,有了真实的“绿林”。江湖的灵魂还是人,在演绎这人的恩怨,人的情怀。 当我们的心灵被尘封的干涸,我们的眼睛被熏蒸的模糊,多么向往有一条江水可以洗尘,有湿润的海风可以润泽双目。美人如水,相拥于天地之间,让日月星辰见证爱的纯洁忠诚,爱的轰轰烈烈。解决问题的手段干干脆脆,简单明了。 当解脱了束缚,我们的身心可以自在的挥洒。我喜欢江湖的豪气,不愿放弃那敢作敢为的志气,肝胆相照的豪情,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难道不也是一种洒脱?滚滚长江东逝水,心有江湖敢笑傲。但是毕竟江湖就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标准,没有仪器可以计量江湖的深浅。 相濡以沫:强调困境中的互助,情感深厚但受限于环境。相忘于江湖:强调自由与独立,彼此无牵无挂,顺应自然。“相濡以沫”是困境中的温情,而“相忘于江湖”是自由中的超脱。前者重情感依赖,后者重个体自由。活到现在70多岁,也没明白为什么要用相濡以沫来相容夫妻感情。难道说困难的时候相互扶持,没困难了就各要超脱去相忘于江湖?故而,我们的成语不说下句话。 既然生以为人,就不能失于担当,要清楚责任是不可推卸的。

[ 此帖被garvie在2025-02-22 00:08重新编辑 ]